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優勝美地 (Yosemite National Park)

恐龍 (Dinosaur National Monument)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新留言:(04/02 以後)
Remembering Pollini  (04/11)
日本動畫裡的古典音樂鋼琴  (04/09)
讚美  (04/08)
   新網誌:(04/02 以後)
瓦哈拉  (04/08)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Radu Lupu, January 27, 2010  (Jan 30, 10)

Radu Lupu, piano

Janáček In the Mist

Beethoven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Appassionata"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959

Strathmore Music Center

很少看到Lupu的音樂會,獨奏更是少見。在這個大師逐漸凋零的年代,有機會聽當然該去。

我不知道楊納傑克的名氣有多大(或多小),我原先就聽過一些他的鋼琴小品,非常悅耳動聽。事實上如果把錄音裏鋼琴的低頻去掉一些,你會以為你在聽George Winston。In the Mist一共有四段短曲,每一段都像是在寫某種心緒的變化,但是沒有大悲大喜的激蕩。很好聽,但是聽完後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Lupu的Appassionata很不一樣,他的整體節奏極端緩慢,我覺得他是徹底放棄速度,而希望把每段樂句修飾清楚,並且做出主聲部以外的線條。我在他的演奏裏聽到一些以前從沒注意到的內聲部的線條,也發現一些以前沒注意到的細節。但這是不是正確的演奏,我想就見仁見智,至少我猜貝多芬的原意不是如此。Lupu在某些段落有做出很大幅度的動態,是有火花的熱情,只是速度和我聽過的相去太遠。我不認為這是”決定版”的演奏,但是很值得一聽。

我對下半場的Schubert原本就有很高的期待,而Lupu的演奏還超過的期望。Schubert的鋼琴奏鳴曲是很難搞的東西,尤其是規模巨大的那幾首。它們的結構雖然很大,但是並沒有那麼充實的內容去填滿,所以要靠演奏者。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說得很傳神,完全照譜演奏太平淡乏味,但是加進太多的彈性速度或是動態幅度又變得不是舒伯特。Lupu的演奏從頭到尾緊抓住我的心,而且沒有加入非舒伯特的成份。

我覺得舒伯特的鋼琴音樂裏不應該有太多”感染力”,也不應該讓人感動到難以自已。我雖然喜歡Richter的舒伯特,但是我覺得那有些太過,其實不應該是舒伯特的氣質。但是缺乏感染力的音樂又讓人難以投入,最後覺得平凡無趣。大部分的演奏者只能在這兩者之間拿捏,而要在結構有點鬆散的音樂裏表現出深度,其實是很不簡單的工作。

也許是音樂本身的性格,Lupu的D959沒有故做深沉,也不顧影自憐。並不是明朗的愉快,也不是陰沉的愁緒,像是四五十歲的人回憶年少時代,有些許遺憾,但是開懷多些。過去的得意失意都已雲淡風輕,卻又彷如昨日。

Lupu最後彈了一首Brahms當encore曲,深情而內斂。

聽音樂會的時候我特別注意Lupu左手的聲音,回家後好奇去查證,果然他慣用左手。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suzy  (Mar 22, 11)
沒看過1Q84,(奇怪的是?)也沒有想看

借到這張CD純粹是好奇,剛好圖書館裡有,借來算是開發新領域用. 後來才發現另一個樂友提到過他的這首on an overgrown path

除了借來的CD,最近慢慢消化布蘭德爾的貝多芬鋼琴全集中,可能還要一陣子才能再買新CD啦

Val  (Mar 21, 11)
楊納傑克的音樂算很容易接受,有很多短而好聽的鋼琴曲,拜村上春樹1Q84之賜,大概有不少人跑去聽他的小交響曲。不知為何我覺得他的音樂挺像new age音樂,清新悅耳但沒留下太深的感覺。

suzy  (Mar 20, 11)
這次借回來的CD之一是楊納傑克的作品,我發現我相當作可以接受的比較現代的古典樂作品
這幾首分別是Suite for string, On an overgrown path, Idyll for string orchestra

suzy  (Sep 27, 10)
我想到之前討論德布希的前奏曲時瓦哈拉也提到Gieseking的德布西,LP版比CD版自然許多.

所以我來大膽且不負責任的猜測: 法國樂派對夢幻音色的要求,或說需要比較多泛音(或殘響)的樂派,可能LP的音效會比較自然而不失真. 也或許法國音樂要在教堂這類殘響過大的地方錄製,以便有Fourier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那一套的效果. :P

從兩位的回應中受惠許多. 照慣例我把它們編輯了一下收錄在我的部落格. 當然我刪去一些和box set, starker等比較不相關的對話, 也加進一些個人看法. 多謝!

Val  (Sep 23, 10)
Again, 我不是錄音專家,以下所說的只是根據自己所知。

從錄音到製成媒體的過程應該是分成三段:

1. 母帶:從錄音室收音到麥克風,放大訊號,儲存至母帶媒體。

2. 混音後製:把多個麥克風錄成的母帶平衡混音成兩聲道立體聲(或是其他規格像四聲道或5.1聲道),儲存至混音母帶。

3. 媒體製作:把混音母帶的訊號downgrade到標準格式如CD, DVD或LP。

CD上有個legacy的規格標示:三個A或D英文字母的混合,就是用來表明這三個階段分別用的是類比(A)還是數位(D),而因為是CD,所以最後一個一定是D,新CD都是DDD,表示從原始母帶開始就是數位,老錄音轉的CD則是AAD或ADD。

古時候的母帶是用磁帶,頻寬與動態都有限制,而且磁帶保存困難與每次使用後必然有品質衰減,其實是很糟糕的媒體。現代的數位母帶,先不論麥克風與擴大機的品質進步,在規格上就勝過磁帶,而且錄下的訊號絕不會衰減變質。在這個階段不用顧慮消費者格式,所以可以儘量用overkill的高bit數與取樣頻率來達到最佳效果。

我們的討論如果是現代的全新錄音,LP是完全沒辦法和CD相比的,因為前兩階段都是數位資料處理,所以最後的LP最多也只能達到和CD差不多,而因為LP本身的先天缺陷,所以不可能勝過CD。以這種新錄音,如果有人還是喜歡LP,那可能是因為他自己的LP系統比CD系統來得好聽(或昂貴),總之這是個體差異。

現在我們把討論限制在60到80年代間的老錄音,這些錄音只有類比母帶,所以第一階段一定是"A"。我們先假設母帶沒有受損而且效果與當年製作LP時差不多。接下來兩個階段包括了類比轉數位與數位訊號處理,這都需要強大的電腦軟硬體才做得好。只要想想十幾二十年前的電腦價格,運算速度與硬碟大小,就可以想得到當時做數位訊號處理當然效果不佳,因為有compromise,所以才會有某些音樂比較ok某些比較糟的差別。這種因為樂器造成的差異在新製版(重新做第二三階段)的CD上應該會逐漸變小。

到目前為止說的都是在唱片公司裏發生的事,而比較CD與LP的差別,真正算數的是在自己的音響上所聽到的。

在我的經驗裏,低價位的系統重播時,LP的頻率響應比較不正確,樂器的音色會不正常,解析度比較低,高低頻會被過度衰減使得中頻特別突出,有人可能會把這種聲音稱為溫暖。而CD聽起來清楚得多,頻率響應與音色比較對,解析度高,但是聽起來比較尖銳刺耳,尤其是高頻,聽久會很累。

如果升級到中高價位的系統,花在類比系統上的錢回報會比較高。大約十年前我的經驗是類比系統(唱盤唱臂唱頭加上phono pre-amp)可以輕鬆打敗比它貴兩三倍以內的數位系統(單機CDP或是分離的DAC)。這些年數位系統進步頗大,以類似音質來說,數位與類比的價差已經很接近,我已經不會因為音質而選擇聽LP了。

Suzy  (Sep 22, 10)
講到這,我突然想到交響情人夢裡有一集,野田妹在教堂彈鋼琴時,千秋的OS是: 那傢伙什麼時候已經彈的這麼好了!連教堂的回音(殘音)都考慮到了

又,之前聽過兩個版本的(其實還有一個,但現在連結以被移除)的「快樂島(L'isle joyeuse)」:
玻里尼(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lGFfjY_vrY)
霍洛維茲(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eBZT5_iEeA)

我覺得玻里尼的版本比較好,有夢幻的感覺,霍洛維茲的太過crispy一點,不知道是踏板運用與觸鍵技巧,抑或是錄音關係?

如果從這來講,似乎注重經營夢幻或色彩的法國派音樂是不是會比較適合類比(LP)勝於數位(CD)? 兩位有什麼看法嗎?

suzy  (Sep 22, 10)
我來貢獻一下我的two cents...

瓦哈啦其實講到兩種, organ(風琴) vs. pipe organ (管風琴).前者是腳踏鼓風,吹動簧片進而發聲,後者通常是利用銅製或是木製音管發音. 大致上可以對應到Deadlocpcp說的flue pipe與reed pipe.

除了知道它們的音高是根據管長所決定外(像是Miss Congeniality 第一集 Sandra Bullock假扮選美時候的才藝表演,根據杯子裡裝水多少決定音高),我對風琴與管風琴接觸也很少,刻板印象就是把它們和巴洛克音樂與宗教音樂扯上邊. 剛查了一下wiki,管風琴可以從8hz~32768hz,不難想像它音域大對錄音造成的挑戰

從各位的回應我想大概可以歸納出兩點造成CD vs. LP 或說 數位 vs. 類比 合者音效好. 其一是樂器本身發聲的方式, 其二數位對聲音的處理方式. 數位的錄製似乎比較不容易收集到殘響/泛音. 而樂器容易製造泛音否其實跟它的發聲原理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上次提到鋼琴與大鍵琴的差異時我也提到一點,鋼琴不容易,故需要靠踏板.弦樂器通常可以用揉弦方式造成, 我猜想因為這個差別,加上數位錄製本身的特性(姑且不說是限制),才會造成瓦哈拉所謂LP聽弦樂曲目特別適合(動聽)的印象.

Deadlockcp  (Sep 21, 10)
Organ的發聲原理有兩種,一種叫flue pipe,跟笛子的原理較像, 一種叫reed pipe,跟簧管的原理較像。基本上這種有複雜的流體力學的樂器,很多東西並不完全知道。對於其聲音和錄音會有的挑戰和經驗,Val也回應了。

我的音響是非常普通的,手邊的風琴音樂也不常拿來聽,主要還是不喜歡它的音色。

Val  (Sep 21, 10)
MP3要做的事就是壓縮資料,而且它是一種lossy compression,也就是壓縮是單向,壓完之後解回來的不是原始資料,頂多只是很像,這與loseless compression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像zip是loseless compression,壓縮後檔案變小但是所有資訊都完整保存,unzip後可以得到原來的資料。

我印象裏flac和ape是loseless compression,也就是說理論上它們和原始CD的quality一樣,我從來沒去比較過,但是以我從ape/flac轉成wav後燒成的CD來聽,它們的確是CD的quality。

MP3的問題就是它壓縮過程中會損失一些東西,在portable音響上這些損失掉的細節本來就聽不出來,所以MP3和CD聽不出差別。但是在比較專業的音響上,損失的細節完全躲不掉。當然,前提是原始的CD錄音中有這些細節,如果是糟糕的錄音的話,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也就無所謂損失。

在我的經驗裏,我覺得大場面的交響樂在MP3上會變得很難聽,樂器遠近的空間感會被完全抹平,聲音的細節會被和諧掉,動態會被極度壓縮。以我對壓縮algorithm的了解,愈是一致平整的訊號壓縮愈有效率,那些變化愈大愈劇烈的訊號壓縮愈沒效率,這一點處理過jpg格式照片的就會知道:顏色與色塊愈少的照片檔案也愈小,照樹葉之類不規則圖案的照片檔案就很大。(BTW,jpg也是一種lossy compression。)而mp3是先指定了bit rate再去做壓縮,所以碰上難壓的資料像交響樂,必然要丟掉許多有用的資料才能壓到指定目標,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我沒聽過那麼多的mp3,不知道除了交響樂之外其他樂器聽起來會如何,但我猜提琴獨奏的差別可能還不像交響樂那麼大。瞬間變化大的音樂應該也會很難聽,像一些打擊樂,大鍵琴可能也是如此。

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動態很小,樂器簡單,錄音混音也不講究空間感與層次,有些甚至直接拿電子音樂來混音,這種就就最適合mp3。又或是只在耳機iPod上聽音樂的,本來就需要縮小動態而且原本就聽不出細節,mp3也是最理想的應用。

對了,資料壓縮與動態壓縮是兩件不同的事,資料壓縮是在儘量保存資訊量的前提下減少對儲存媒體的需求,動態壓縮是把音樂中最小音量加大把最大音量減少,從而拉近大小聲段落間的差距,讓音樂聽起來不會忽大忽小。

Deadlockcp  (Sep 21, 10)
mp3 這種audio compression 的東西,因為自己寫程式太遜,沒有修我們研究中心相關的課,所以只了解最淺的道理。

mp3最重要的原理,叫做audio masking。簡單地說,今天我跟妳在講話,如果有個很吵的大卡車經過,會蓋過我們的對話。這種情況下,我們有沒有講話都不重要。mp3就在嘗試將這些資訊移除掉。不同移除的方法我並不清楚,不過跟樂器的性質是有點相關的。

回應Val有關越來越多年輕學生prefer mp3 > 沒失真的聲音,那的確和整個聽音樂的環境和設備有關。我們program的老師每年會做的實驗,可以看以下的文章:

http://radar.oreilly.com/2009/03/the-sizzling-sound-of-music.html

suzy  (Sep 21, 10)
言重啦! 沒有攻擊.只是反駁:P

演奏速度慢啊...突然想到阿敘肯納吉有時候會有這種情況.

Deadlockcp  (Sep 21, 10)
哈,我就知道我那樣比喻會被攻擊 :p

不過我那時想強調的是他晚期速度上的緩慢,倒對他整體的演奏沒負面的評價。我只是當時一時想不到阿勞以外以演奏極慢而聞名的。要不說是Sinopoli的指揮好了 XD

不過要澄清的,是他們兩人雖慢,卻不見得無趣。但早期巴洛克音樂的一些錄音,又慢又無趣,不能do the music justice....

suzy  (Sep 21, 10)
我再來發問一下:

如果CD和LP的音響效果(指的不是音響本身,是聽起來的效果)和樂器發聲原理有關,(讓人受不暸)的化石mp3又是為什麼讓音樂層次不見呢? 又,mp3失真的程度也跟樂器本身有關嗎?

suzy  (Sep 21, 10)
瓦哈拉問為什麼要defend 阿勞? 因為: "Deadlockcp (Sep 18, 10)
要回應Suzy在主頁的留言,但覺得還是回在這兒比較恰當些。

-_- Suzy 跟說我她買到的巴洛克曲子錄音,根本是買到老爺爺/奶奶 版的老古董演奏風格,如果真要比喻,可想像是阿勞的風格,套在剛二戰過後的錄音 "

阿勞老爺爺好歹是連續兩年拿下李斯特鋼琴大賽的人. 此外,他雖然年輕時候有炫技大師的享譽,但是中年甚至晚年後,他的演奏變得非常內斂. 我的意思是說,他雖然擁有炫技的演奏能力,但卻不追求炫技. 相對的馬上讓我想到阿格麗希,她雖然也不希望眾人以炫技記住她,但是很無奈的,她對很多曲目的演奏常以速度或是以一些(可能過多)即興取勝,往往給我剛聽完時覺得好爽,但再下一秒就忘記她想傳達什麼,除了炫技之外.

阿,說不講又講了一堆.

網路勸敗以互相陷害為最高準則啊~ :P

Deadlockcp  (Sep 21, 10)
錯誤訊息我抄下來了
我發現造成錯誤的地方是我幾個括弧,我去掉之後就okay了。不過訊息如下: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support personnel)

* Error Type:
Microsoft JScript runtime (0x800A139C)
Expected ')' in regular expression
/USNP/DB/acc_db.inc, line 259
* Browser Type: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rv:1.9.1.11) Gecko/20100701 Firefox/3.5.11 (.NET CLR 3.5.30729)

* Page:
POST 5634 bytes to /USNP/DB/feedback.asp

* POST Data:
PARK=Valhalla%212078%21&CMT=Starker+%E9%82%A3%E4%B8%80%E5%BC%B5Amazon%E6%B2%92%E6%9C%89clips%EF%BC%8C%E4%B9%9F%E6%B2%92%E6%9C%89%E4%BA%BA%E4%B8%8A%E5%82%B3%E5%88%B0youtube%E4%B8%8A%EF%BC%8C%E4%B8%8D%E . . .

Deadlockcp  (Sep 21, 10)
Starker的錄音我手邊不多,但有的都算滿意。我印象中最喜歡的是他拉的Brahms的大提琴奏鳴曲。Starker的音很乾淨,抖音用的比較少,其實他的style跟今天古樂演的風格其實有很多地方是吻合的。

這張錄音有些地方詮釋浪漫些,但都在我能接受的範圍裡。其實,他這張拉得非常好,速度的選擇其實算不錯,慢樂稍偏慢(浪漫)一些,快樂章恰當。有些地方,他採比較順的拉法,而我比較偏向斷句更明顯。但他在音色和音量上處理的細膩度非常漂亮,足以彌補我的小偏好。(這也撇開用鋼琴伴奏的問題 ) 我將這個ape檔存在電腦上了,先說聲感謝~~~

有時,古樂演奏方式和現代樂器的差很多,因此我常常得將他們二者分開,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一個在大提琴上另一個很好的例子為Du Pre拉的那首Monn協奏曲。

這是youtube上古樂版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IC8wKOsOsA

差別還不小,應該要用兩種不同的欣賞角度出發。

如果有興趣聽那一首Vivaldi奏鳴曲的古樂版,跟我說一下,我可以將它上傳到youtube上。不過Starker的拉得真得很好。Starker後來在Indiana任教,而Indiana音樂院有個古樂中心。我不知道Starker對於古樂運動的看法是什麼,不過我覺得他多多少少有點概念,也不斷了解並調整對古樂的表演方式。

Deadlockcp  (Sep 21, 10)
Starker 那一張Amazon沒有clips,也沒有人上傳到youtube上,不過我找到網路有人放高音質版供人下載,終於抓下來了。在等待途中,我看到Val發文~~~

Starker這張有許多曲子是原本給小提琴,之後被改編的,不過應該被當作自己的音樂來看待。其中巴哈那一首原本是給古中提琴,只有Boccherini和韋瓦第那一首是原本就給大提琴的。Vivaldi那一首,對於拉大提琴的來說,算是奏鳴曲裡的小名曲。

Val  (Sep 21, 10)
關於organ,我覺得構造看起來像笛子。對於玩音響的人,organ大概是又愛又恨的樂器。

我不是專家,所以這是猜測。我想organ錄音最困難的部分應該是極端的動態與頻寬。它小聲時像耳語嗚咽,大聲時像世界毀滅。我不知道它的頻寬,但我想一定很接近人耳聽力的全部範圍。這樣的東西在錄音時必定會超越器材的極限,所以對錄音師來說,我想大概是如何做取捨讓錄下來的東西重播時不要差太遠。

我算是有一些organ的錄音,我聽過覺得最懾人的是管風琴獨奏的展覽會之畫,與DG的Bernstein Mahler No 2,這兩張我以前都寫過。Bernstein那張馬勒我很幸運買到全新LP,然後在完全不知道它在eBay上的市場行情之前就把它拆來聽了。我覺得其實這張CD和LP一樣好聽,而管風琴的部分可能CD還強一點。當然,這是數位錄音,我想這是兩者這麼接近的主要原因。

聽管風琴唱片最大的問題是在音響,在這裏音質音場定位完全不重要,唯一算數的是擴大機輸出瓦數與喇叭低音單體的尺寸。我的系統並不適合聽這種音樂,但是能感到整個房間與地板都在震動。

很吊詭的是真實的管風琴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我去National Cathedral聽過他們管風琴的recital,也在Kennedy Center聽過聖桑三號與馬勒二號,坐的其實是離管風琴不遠的前排位置,並沒有震撼的感覺。打個比方,很像用八瓦的擴大機所聽到的管風琴錄音:聲音是在,但是沒有能量感。

所以我真不知道我喜歡的到底是想像中的管風琴還是真實的管風琴。

Val  (Sep 21, 10)
寫完發現忘了回答關於大鍵琴的部分。我的大鍵琴獨奏非常少,只有幾張,而且也沒有同樣錄音的CD和LP可供比較。昨晚也拿出來聽了,覺得:的確,難搞。

因為樣本太少,所以我的觀察很可能是個體差異。我覺得大鍵琴聽起來有尖銳刺耳的傾向,這在我那張CD上非常明顯,我需要把音量放低一些,但這樣聽在某些段落又少了些細節。這張CD是一家法國公司出的Couperin幾首組曲,演奏者我現在當然不記得,可能本來就沒名氣。

後來聽Mercury出的Rafael Puyana彈Soler一些曲子的LP,高頻也是比我一般聽的樂器來得高而尖,但這張錄音整體好得多。我注意到汎音比CD聽到的長而明顯,但因為不是同一個錄音所以比較起來沒意義。

不過這張LP真好聽,我都不知道大鍵琴有這麼大的音色變化,而且能做到這麼大的動態。他那首Fandango好聽極了,像好幾種不同樂器的合奏。

經你這麼一提,我覺得的確提琴錄音的tolerance大得多。我想到另一個在CD上很難聽的例子:音樂盒的錄音。因為喜歡音樂盒,我買過好幾張古董音樂盒錄的CD,放出來那聲音簡直不能聽的刺耳。

Val  (Sep 21, 10)
為什麼要defend Arrau?

你那張Starker我沒有,很可能會被你害到..哦不,應該說感謝你的介紹,讓我到amazon去看了..等一下,原來還有其他我沒聽過的Starker CD..

不知該說幸或不幸,Starker的錄音我擁有的LP比CD還多。

現在再跳躍式接回與Deadlockcp的討論。因為我覺得大提琴獨奏也有LP與CD的差異,而大提琴音域應該低得多,所以不應該是CD格式對頻率的限制所造成的差異。我唯一同時擁有LP和CD的大提琴獨奏是Mercury版的Starker巴哈無伴奏,昨晚特地拿出來比較。LP不是原版,是這幾年重新製版做的,我不知和原版有多大差別,但聲音極好。Mercury的CD是90年代出的,據說沒做動態壓縮或其他等化處理,音質應該也是相當好。

比較的結果是我覺得LP比較自然。它保留了比較多的空間訊息,汎音比較長而且明顯,某些轉折時比較小聲的段落也比較清楚。在CD上琴音本身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我提到的那些low-level detail比較不明顯。這張CD其實已經相當令人滿意,只是兩相比較還是有差。

我特地找我女兒來做blind test,他當然不知道我在搞什麼把戲,但每次她說比較喜歡的聲音都是LP。

在我們家的經驗裏,LP和CD的差別是連不愛聽音樂的人隨便聽一下就能辨別。當然,我說的是那些老的類比錄音轉製的CD與原版LP的比較。因為他們對聽音樂沒我那麼大興趣,也不太清楚我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這些東西上,所以沒有特別理由favor LP。

因為新的CD能錄出讓我非常impressive的結果,我相信問題的根源不會是CD格式,至少這些限制一定是有辦法work around。但為什麼老錄音出的CD就不行?我想到兩個可能:

一.類比母帶與A to D converter極端不相容:也許是噪訊比過高所以在digital domain需要消雜音以致連音樂訊號也被消去?現代的新數位錄音在一開始就處理掉雜音,母帶已經是數位資料,所以不存在這種問題。

二.AD Converter與其他數位處理技術的進步:最近重新製版出CD的老錄音聽起來比90或80年代好得多。比如90年代初的RCA CD與2000年前後RCA再出的Living Stereo系列CD,即使是同樣的原始錄音,聽來都有非常明顯的差距。

對了,我們是怎麼開始討論LP vs CD這話題的?好像都是因為我說嘴。其實我是很實際的:我喜歡聽LP的原因只是因為它便宜(in my case),而且狀況正常的LP聽起來一般比同樣錄音的CD好,至少差不多好。如果LP每張都要賣到三五十元,我大概只會有興趣買一點點,除非那張LP好到讓我覺得今生僅此一次機會錯過永不再來錢已經不是重點。

suzy  (Sep 21, 10)
我本來想講(defend)一下阿勞的, 不過很久沒聽他的,算了.( 我最先有他的是菲利浦出的蕭邦)

不過這幾天聽Starker 的這張(http://www.amazon.com/STARKER-Boccherini-Vivaldi-Locatelli-Valentini/dp/B0000057MG/ref=sr_1_12?ie=UTF8&s=music&qid=1285080188&sr=1-12) 愛不釋手, 不知兩位有什麼看法? 油騎士對巴洛克音樂甚有研究的Deadlockcp有沒有什麼看法?

suzy  (Sep 21, 10)
我怎麼嗅到那一絲絲延續上次鋼琴vs.大鍵琴的討論的味道啊?!:D

那我在延續這方面問問題好了! 那麼風琴呢? 風琴主要是靠鼓風的方式,我猜測他的發聲跟簧管類類似? 不知道兩位對於這類發聲時,錄音要注意的細節有沒有研究?

Deadlockcp  (Sep 20, 10)
Val,
說到這個,就跟自己研究的題目有點相關。

撥絃(敲)樂器和擦絃樂器的發聲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聲音的產生。撥絃和鋼琴的敲擊屬於single excitation,而小提琴是continuous excitation,因為音樂家得不斷拉弓。撥絃樂器的waveform和小提琴是非常不一樣的。如果將時間軸倒過來放,鋼琴和吉他的音色會完全變得不一樣,但continuous excitation的小提琴卻不會差太多,還聽得出來是小提琴。

我研究的是撥絃樂器,所以對小提琴的了解不夠多,但如果真的更多資訊是轉到CD時失去的,那是持續在發聲時就會有的。還有,一般好的小提琴的共振汎音range 是2 - 4 kHz,理論上被CD quality是可以capture的。再高的共振,會有刺耳不舒服的現象。不過這是琴本身。continuous excitation裡如果有低能量的高頻excitation可以增加音色的真實度,我是可以接受的。

還有一個我前一陣子從同學和老師那邊才知道的。就是許多業界在做audio compression listening test時,非常喜歡拿大鍵琴的聲音來做其前的測試。也就是說,音樂壓縮過程中,大鍵琴的tolerance是最低的,最先聽到它的artifact。別的樂器不會那立刻被辯職出來。不知道Val在LP vs CD的經驗中,有沒有這樣的印象?
(沒有要推銷我彈的樂器,只不過是巧合 :p )

Deadlockcp  (Sep 20, 10)
我發現最近Suzy和Val大回應都超快的~~~

Anyways...
這是好問題。

大部份西洋古典樂的表演,都是傳承前一代的教學。詮釋方式,總是有前輩們的方法可以參考。通常,這些方法是有合理的依據。要一下完全背離這個演奏的大架構,不是那麼容易。因此,我印象中,在大眾到小通俗的曲目裡,我都是先聽到音樂本身。事後聽到好的錄音,我會覺得是「好音樂的好錄音」。很多剛開始印象不深的音樂,有些事後會產生出熱愛,有些則一直沒感覺。

box set 裡,比較不有名的曲子,通常有原因,使聽過的人,要不是沒什麼深的印象,就是不喜歡。雖然有時有些小曲子會得到我的獨愛,但名曲之所以是名曲總有一些說不出的法則。

人的頭腦喜歡做歸類和預測的活動。一般的給人深刻的音樂,在pattern和surprise中間達到漂亮的平衡。二十,二十一世紀的許多現代樂,因為時常打破一切頭腦對於音樂上的法則,因此一般聽眾很難抓到聽的重點,聽完也是清一色沒感覺。

正在聽Lupu的舒伯特的suzy  (Sep 20, 10)
我比較偏好Brendel的貝多芬.

box set的CD我也是聽得比較隨便, 甚至有些還沒聽完整盒又買別的.我想這有兩個可能: 一是唱片公司選的不好,二是這些曲目我本來就不特別愛. 因為不特別愛,看到(因為選的不好?)便宜的box set才會考慮. 如果是很愛的曲目通常會買好幾個版本來比較,這時候就不大會注意/考慮到box set了.

兩個因素互相confound的結果我也不知道如果不甚喜愛的曲目,買到不同版本的話,會讓我喜歡上嗎?

話說我ㄧ開始提到我比較不考慮某演奏家全集,因為少有人對所有曲目的解釋都和我的偏好相同. 相對的,倒是有幾位作曲的(幾乎)所有作品都是我可以接受,甚至大部分都蠻喜歡的. 因此才考慮作曲家全集

最後,建立自己CD library的急迫性,現在對我來說可能不是那麼高. 最近花了不少錢買家具,而且還沒買完. 所以還是保守一些好了

ps/上次敗的四張(/set)CD最後一張也收到了! 這樣應該可以再撐一下...

Val  (Sep 20, 10)
關於數位音樂,我接下來要寫的大多是根據個人經驗,未必有科學根據或證明,但是我保證我不是在賣snake oil :-)

首先44.1kHz規格的假設是人耳不能聽到超過22kHz的聲音,這應該是不用爭論的事實。但忽略了兩個可能性:

一.雖然不能真正”聽”到,但是人體能感受到頻率範圍以外的訊號,比如像極低頻的共振,但極高頻的訊號我沒有具體的例子。

二.樂器雖然並不被設計成會發出超過22kHz的聲音,但是在自然環境裏會產生超過這個範圍的汎音。

在類比的世界裏超過頻率範圍的訊號會自然衰減,但在數位世界是一刀兩斷。即使音響的頻率響應不到20kHz,那並不代表音響完全不會發出超過20kHz的聲音,而在正確的音響系統上重播,顯然有人能辨別出數位音源的不連續性與現場的差別。

Sony自己其實知道CD格式的問題,後來推的SACD格式就是試圖大大改進CD格式,根據Wiki,SACD的sampling frequency是2822.4kHz,頻率範圍到達50kHz,理論上應該是大大的overkill音響系統與人體感受的極限。據”音響專家”說法,好的SACD聲音遠勝CD,與LP的特質類似但是動態大大超越。

不過SACD應該算已經死了,除了價格之外,CD太普及是主要原因。此外,在一般消費者會用的家用音響上應該是聽不出CD和SACD的差別,而在兩三百元以內的普及型SACD Player上,即使用在品質相當好的音響上,也聽不出CD和SACD的差別(這一點我能證明)。

先離題一下來解釋我對你說的那個mp3 VS CD實驗的看法。我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們用什麼樣的音響系統重播?如果是用隨身聽和一般耳機,我對這結果一點都不意外,甚至mp3比較好聽都不意外,因為重播系統本身就有嚴重缺陷。其實以沒有過度壓縮資料的mp3檔案和CD相比,在正確的音響上它們的差異並沒有那麼戲劇性的大,CD的細節會比較多,空間感或定位會比較好,但是音質音色不應該有那麼大的差別。mp3的損失細節可能剛好符合現代聽音樂的喜好:主題明顯,清楚易懂,有如卡拉揚後來的風格。

再回到主題。

我並不是LP的死硬派,事實上數位技術這幾年進步很多,我聽過一些非常逼近現場的新錄音。有些公司因為LP的流行風,把新錄音拿去出LP。這種的我也有一兩張,我覺得LP不及CD(例子:雨果錄音,黃紅英,初次嘗到寂寞)。所以我應該要把原先的statement說精確一點:針對那些1960到1980年之間的優秀錄音,原版LP的聲音逼近真實的程度勝過2000年以前出的再版CD,而其差異在擦弦樂器上更加明顯。

早期數位錄音與類比轉數位的技術,因為大家相信理論勝過自己的感官,所以並不在乎聽覺範圍之外,或是無法被測量出來的訊號,因此製造出許多糟糕的CD。大約2000年前後大家終於承認CD的缺陷,同時也因為各種用於數位處理的軟硬體價格大幅下滑,所以再版CD有很大的進步。

舉個比較日常的例子:大家都處理過數位照片,如果你用的是photoshop,而要把一張4K x 3K pixels的照片縮小成600 x 400,直接用photoshop的resize,你會發現細節盡失,照片毫無神彩。如果加一點unsharp mask,有些細節會回來,雖然和原始照片還是不同,但感覺接近多了。如果分段縮小照片再逐段使用適量的unsharp,最後的結果也許更理想。音樂的數位化也是同樣道理,沒有標準答案或公式,那些微調的algorithm很像大廚加香料,完全不加難以入口,加太多又原味盡失。

我無法解釋為什麼擦弦樂器在CD上聽起來不夠真實,我的觀察是真實世界的提琴不管在任何場地都會有汎音,這種汎音比撥弦擊弦樂器消散得快,在糟糕的CD轉製上這種泛音幾乎聽不到,但在LP上卻能完整保留。這不但影響真實性還會影響音質,比如很多人覺得Heifetz的音色冷硬,我想都是被RCA 90年代早期的轉製給坑了。當然Heifetz的聲音和Oistrakh不同,怎樣都說不上溫暖,但是在LP上的光澤是CD所完全沒有的。

還有另一個例子:Fournier有張Philips出的巴哈無伴奏,錄音地點是個大教堂,殘響極大極長,以音響效果來說其實是個相當糟糕的錄音,但是有很多人極推崇那套CD,原因竟是錄音好。我的猜測是許多人感覺到一般CD上提琴獨奏的聲音不自然,聽了這張殘響過長的,誤以為那是提琴本身汎音的延伸,或是自動想像提琴在這樣的空間裏就是會有這樣的聲音。也就是說錄音地點音響效果的缺陷反而幫助隱藏了CD本身的問題。

Val  (Sep 20, 10)
我也覺得以前那些正價版一張張買來的CD聽得比較認真,重聽的次數也比較多。因為買多會手軟,所以挑片也比較小心。後來有Columbia House和BMG那種CD club,常有新會員優惠與折扣,成本變低,每張聽得就沒那麼認真。再後來能買到每張一元的LP,常常一次買進好幾十張,就變成買的比聽的多了。不過這真的像圖書館或百科全書,有時碰到關於音樂的討論,常常可以去翻找出相關的音樂來聽。所以對於那些買來只聽過一次的唱片,我倒是沒有任何罪惡感。

Deadlockcp  (Sep 19, 10)
的確,Du Pre的那一套,協奏曲的水準真的不大一致,甚至很草率。但室內樂的表演相當不錯,應該是我最喜歡的部份吧。

我手邊box set不少,是一個建立音樂圖書館的好方法,不過有時box set的CD太多,有時很難一次有耐心和精神將全部的曲子聽完。我大學時買的Haydn String Quartets大全集也還沒真的好好將它全部聽完。不過有聽到的,都是寶,尤其是晚期的那些四重奏~~~

看來,應該好好將每個box set 的cd好好聽熟,說不定是個比較實際的做法。只是常常box set促銷的時候,感覺實際上只有買幾張cd,剩下的是「送」的,因此花錢會不手軟~~~

Deadlockcp  (Sep 19, 10)
嗯,下次出現訊息我會貼上來。那時只先將先原本寫的趕快貼到別處,慢慢一段一段po上去。

請問,絃樂在LP和CD上那麼大的差別是在哪方面上?這是什麼根據?目前在研究所是跟digital audio有關的,不過我是做physical modeling聲音合成,跟一般商業的不大相關,不過聽同學老師們總會提一些,所以很好奇。不知道44.1 kHz fs 的限制耳朵在哪兒聽得出來?再者,其中有多少其他psychoacoustic 的因素。有另一個有名的實驗,是給大學生聽CD audio 跟 壓過的mp3,結果很多大學生都以為mp3 的聲音是原聲。表示,聽音樂的習慣和環境有時會影對聲音的perception。LP和CD的情況,analogue vs digital 的差異很大,所以有很實質上的不同,不過還是想知道。

Val  (Sep 19, 10)
講到這種全集的話題就有點忍不住炫耀收藏...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s全集我最早買的就是Italian Quartet,十張CD分三盒。ABQ的我原來有一兩片,後來看到EMI出紙盒簡裝超低價版才買整套。差不多同時期還買了Philips出的簡裝版Violin Sonatas Oistrakh / Oborin。Italian Quartet的四重奏全集我後來碰上LP盒裝,只花了$10。不是我又要說嘴,弦樂的錄音在LP上和在CD上聽起來有天地般的差距,這是為什麼無伴奏小提琴或大提琴的LP往往會賣到天價。

Colin Davis的Sibelius Symphonies全集我也有,Philips板,也是LP。比起其他的演奏,Colin Davis的好像比較沒有特殊癖性。我覺得應該要從這一套開始聽起,可惜我二號先聽了Barbirolli,五號先聽了Kondrashin,此後這兩首聽其他演奏都覺得少了一味。我也有Ashkenazy全集的LP,有點拖拉,像他彈的Rachmaninoff Concerto。Maazel的我挑不出具體的毛病,但就是沒感覺。我一直很好奇他為什麼會去和VPO錄了這個全集。

Mahler的交響曲也不該從癖性特殊的演奏聽起,我聽了Bernstein DG版之後從此覺得其他演奏都太淡,我想這套最好不要當做第一套馬勒,這也是個邪派高手。Tennstedt的LPO版我覺得似乎太平穩,不過我很喜歡八號,也算是無特殊癖性的標準演奏。我聽過一張Tennstedt指揮NDR的二號,1980年的音樂會現場錄音,我覺得比他的LPO錄音室演奏有活力得多了。我很喜歡Kubelik的馬勒全集,超過Tennstedt那套。我現在正在聽Gielen指揮的那套,才剛聽了一號二號,覺得非常impressive。Abbado新的cycle我聽了幾首,非常喜歡四號。比較起來,他1978年指揮VPO的四號完全不知所云。不過他指揮Lucerne的(一號二號)我沒那麼喜歡。

我知道我推薦Kondrashin不遺餘力,他在Melodiya那套缺二八的不全集很值得聽。他的速度偏快,是不帶多餘感情的馬勒,樂團控制力與整體平衡感極佳。他後來在西歐的馬勒錄音有NDR的一號(1981, 他的最後音樂會)與Concertgebouw的七號(1979, Tahra 451 / 4032)。如果我要挑我最喜歡的三個七號演奏,Kondrashin這張一定在其中,Abbado 1984 CSO的一定不在其中。

Val  (Sep 19, 10)
suzy,

希望你喜歡Lupu的Schubert。我也有好幾張Brendel的但沒收集整套,Brendel的也很多人推薦,有很多非常棒的演奏,但有些我覺得太悶。Lupu的以價格和演奏應該是最划算的。Richter的大概沒有全集盒裝,要到各大小廠一片片找。他的Schubert應該算是邪派高手。

Val  (Sep 19, 10)
你看到的錯誤訊息是什麼?下回再看到的話能不能copy/paste到留言上讓我知道?

suzy  (Sep 19, 10)
我先來說我對於杜普雷全集猶豫的原因. 她的琴聲,除了像瓦哈拉說的,水準不一(可能跟她的病有關), 還有點哀傷的感覺,要選對曲子,不然容易給我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聯想. 我覺得我已經過那種年紀,不需要那種感覺了! 這是其一. 舉個例子,她的堂吉珂德比起來就是有那嚜點哀傷,好像在替唐吉珂德悲傷一樣. 相對上Fourier拉的就是很不一樣, 該諷刺的地方諷刺, 該柔情時柔情. 而巴倫波音指揮的那張就真的是少了點什麼,卻說不上來. 羅斯托波維奇的就感覺華麗點(不知道是不是卡拉揚指揮的關係), 頗有那種身為騎士的自負感,傳達的是另種味道.

想來已經有羅斯托波維奇的set(也是三張)CD, 可是我還是會想買他的, 這足以說明我認為他的演出水準是比杜普雷的來的整齊. 至於他的指揮,有少數幾張具特殊意義的足以(eg.1990年的柴氏六號交響曲). 大部分情況下,我認為他是個趁職的大提琴家,卻不是那麼能夠駕馭大曲目或是讓各樂器配合那麼好的指揮家.

其二是,已經有一個set(三張)杜普雷的算是精華版. 裡面收錄有她最具代表性的Elgar的協奏曲. 足以!

那為什麼還小小心動? 因為發現她拉的Lalo協奏曲也很不錯. 而我還沒有那曲目.

至於貝多芬的交響曲,有些曲目零零碎碎已經買了一些. 總覺得應該要有個大全. 但這和我說就指揮來看的話,我想買福特萬格勒的是兩個獨立. 有福佬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大全也許可以考慮,但主要是福佬對諸多曲目有不同見地, 偏偏他指揮的CD,我是一張都沒有. 因此才想考慮買他指揮的大全來.

馬勒和布拉姆斯的交響曲我都有box set,有些是朋友送的,有些是自己買的. 所以暫時不在採購list上. 相反的舒曼的曲子除了萊因之外,我只有他的各種協奏曲(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因此他的交響曲大全也在考慮之列

Deadlockcp  (Sep 19, 10)
奇怪,發文的問題,得切成好幾份,不然會有錯誤訊息。

Schumann的交響曲,我其實最滿意的Kubelik晚期和Bavarian Radio Symphony (Bayerischen Rundfunks) 的版本。Kubelik是我最喜歡的指揮家之一,而且可能是最有詩意的一位。Schumann的曲子給他再適合不過。

Deadlockcp  (Sep 19, 10)
Tennstedt在EMI的錄音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英國的銅管素質不大行,比起德奧樂團的,很多地方聽得出來很沒力。Solti的Mahler沒這個問題,因為cso以銅管出名,不過音樂性來說,除了轟轟烈烈的地方以外,有些地方處理得不夠細膩。

Deadlockcp  (Sep 19, 10)
Mahler的交響曲,要找全集就和 Bartok要找一個四重奏的全集一樣困難。我自己有Bernstein晚期在DG的錄音以及Kubelik的那一套。Kubelik節奏上比較輕快,但非常一致。有許多人可能不能接受這樣的Mahler。Bernstein速度比較緩和,有些地方有比較誇張的詮釋,熟悉Bernstein的風格就知道。

Deadlockcp  (Sep 19, 10)
呵呵,說到這個,我之前也是專門收集box set的 :)

Karajan 第一套DG Beethoven cycle 真的不錯。唯一被批評的是第六號太急,不夠有詩意。Furtwangler一些Beethoven mono的錄音我聽過,詮釋方法非常棒,只可惜錄音太差。Furtwangler的Brahms也是值得去聽聽的。

Sibelius另一個權威是Sir Colin Davis,在Philips和RCA都有錄全部的交響曲。我手邊有他在RCA,帶LSO的,相當好。手邊還有Lorin Maazel 指揮維也納的,也是水準相當好。

Shostakovich,俄國那幾個大師不用說,但歐洲西方的指揮家裡,Bernard Haitink那一套也算是相當不錯。那麼多首,有幾首難免比較普通,但整體是很好。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s我還會推薦Italian Quartet的。我自己沒有,不過我聽過幾首。我手邊的是Amadeus Quartet的,也不賴。當初因為幾個同學都有ABQ的,所以後來自己沒買。

有在收集Bruckner或是Mahler的全集嗎? Bruckner的話,我會推Jochum在EMI的那一套,是許多人的golden standard。Naxos上的George Tintner版本其實也相當好。Bruckner的交響曲,因為每一首都被他修改過很多版本,因此許多 bruckner迷 在選擇哪個指揮家指揮哪個版本上,會是他們的一種樂趣~~~

suzy  (Sep 18, 10)
明天(改天?)來好好回. 先記一段對話,是今天收到Lupu彈舒伯特的曲子四張(Decca):

我: YA! 又收到新CD了(拿給老公看)
公: ㄚ這不是你這兩次在圖書館借的嗎? (走到音響旁)你看,這裡還有一張.
我: 對啊!
公: 原來圖書館勸敗效果強大
我: 不是圖書館,是瓦哈拉. 他說有機會應該要買Lupu 彈奏的舒伯特.所以我就順便買了.
公: @#$%^

Val  (Sep 18, 10)
我倒沒想買Oistrakh或Rostropovich的全集,因為我喜歡的早就已經買了,而他們其他的EMI錄音不見得那麼好。比如像Rostropovich,我覺得他後來在DG的錄音比較出色,當然這也很可能是因為DG的協奏曲大多是和卡拉揚合作的。Rostropovich在EMI的錄音我比較有興趣的反而是他的指揮,像Scheherazade和Tchaikovsky的Manfred Symphony,但是EMI似乎並不太認同他指揮的成就。

我想買du Pre的全集算是特殊興趣,因為我想聽她和Barenboim合作的室內樂與協奏曲。我不覺得她的演奏有像Rostropovich, Fournier或Starker那麼水準一致,但她有些極特殊的魅力,在某些音樂裏會特別動人。

你說有興趣的貝多芬交響曲是Furtwangler的嗎?我不確定那套裏頭每一首選的分別是什麼版本,但整體水準應該相當高。不過我不建議買那套當做第一套或是唯一一套貝多芬全集,因為大部分是單聲道,音效不太好,這也算是特殊興趣版本。

希望你說的不是其他版本。Karajan的EMI全集我沒聽人評論過,但他的60年代DG版相當不錯,是適合當第一套貝多芬的選擇。他後來70和80年代的貝多芬我就完全聽不下去。EMI還有個Norrington的貝多芬cycle,我以前聽過其中一兩首,聽到一半就想出去殺人放火。不過我當時好惡比較強烈。

Sibelius的交響曲,Barbirolli那套是非常好的選擇,幾乎每一首我都有LP,演奏與錄音都絕佳。Rattle那套我覺得就難說得很,至少我覺得五號不怎麼樣。Rattle的很多錄音給我的感覺是uninspired,雖然有佳作,但以他的名聲和資源,我預期聽到更多。他似乎很熱心於經營一些細節,但是沒多花力氣在整體結構。說得刻薄一點,我覺得他在追逐Carlos Kleiber的影子。

Jansons的Shostakovich應該不錯,但我沒聽過。一般推薦Shostakovich symphonies的,大概首選是Mravinsky,再來Kondrashin。

我在這一頁看到另一套值得推薦的:Andre Previn LSO 1971 - 1980,這十張CD幾乎每一首都大有來頭,以錄音優秀出名,我幾乎全部都有LP,可以保證。Previn的指揮詮釋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像Rachmanoniff交響曲很多人有意見),但是絕對”動聽”。而且這套的曲目範圍相當廣,至少有三分之一不是常見曲目,但全都極好聽。

Celibidache那套我很有興趣,但現在還賣得太貴。Leopold Stokowski那套我說不定也會去買。

另一套值得推薦的是Alban Berg Quartet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

勸敗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我就是因為太過熱心推薦Carlos Kleiber的CD全集,結果自己下海買了DVD全集: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3II74CI?ie=UTF8&tag=traveleredge-20&linkCode=as2&camp=1789&creative=9325&creativeASIN=B003II74CI

Deadlockcp  (Sep 18, 10)
要回應Suzy在主頁的留言,但覺得還是回在這兒比較恰當些。

-_- Suzy 跟說我她買到的巴洛克曲子錄音,根本是買到老爺爺/奶奶 版的老古董演奏風格,如果真要比喻,可想像是阿勞的風格,套在剛二戰過後的錄音。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但是我認為在巴洛克音樂的錄音裡,其演奏風格差異是最大的。在樂器選擇,編制,速度,風格,即興創意上,可讓同一首曲子聽起來是完全不同的音樂 (詳見/聽我的那個韋瓦第的四季)。更重要的是,這常常會決定一人喜不喜歡,一首曲子。應該可說,演奏者的成份,佔了一半以上。

雖說像Knappertsbusch和Solti的Bruckner的風格差異很大,但對我來說,會先聽到音樂本身。如果今天我要是聽到一個60年代現代樂器版的巴洛克錄音,可能關掉的衝動會高於要悶悶地聽完 XD

Suzy買到的Karl Richter雖然是之前推動巴哈音樂的重要功臣,但他的表演風格已普遍上被認為是過時的。而且風琴上,至今仍很多風琴家的彈法還是太硬,比起大鍵琴家上比較有音樂性的處理~~

Deadlockcp  (Sep 18, 10)
Du Pre 那一套我有。最近很多大公司在做這種大全集的特銷,不過裡面曲目完全沒有介紹,只有cd每一軌的音樂曲名而已。我買了幾套之後發現有這樣的缺點。

這些價格便宜的大全集,應該考慮做為一個圖書館來參考,而不是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的版本。

Radu Lupu 的 Grieg + Schumann 鋼琴協奏曲那一張我有,還是我小六的時候剛開始聽古典樂的時候買(請父母買)的第一張CD,令我印象深刻。

suzy  (Sep 17, 10)
我ㄧ開始看的時候,有點心動的音樂演奏者有大衛歐伊斯特拉夫,羅斯托波維奇, 霍洛維茲, 也有想到杜普雷,但for some reason, 又猶豫了一下. 我好像不曾對某個指揮特別有興趣. 真要買的話可能會考慮Furtwängler.

至於作曲家的部份則有貝多芬交響曲和鋼琴協奏曲,西貝流士和舒曼的交響曲,莫札特的室內樂部份, 也想說是否趁便宜買蕭士塔高維奇的交響曲.

Val  (Sep 16, 10)
我也不認為我會喜歡一個音樂家的全集,但是沒聽過的東西誰也不知道會怎樣,也許我潛意識裏在期待些意外。不過最主要是因為價錢便宜,幾乎像免費一樣。而且像du Pre的CD我原先有的並不多,大概就三四張而已,損失很小。另一點是這種全集的曲目很廣,有些曲子我很可能沒有任何版本,所以也算是方便收藏。

本來不想多嘴,但有一個全集我建議你一定要買:Carlos Kleiber。雖然算起來單價比EMI的全集貴得多,但我當年是一張張用正價版買全的,而且當時貝多芬五號和七號就是分開的兩張正價版CD。你如果沒聽過他的錄音,他的音樂和任何你聽過的都不同。他那幾套歌劇也全都是經典。

suzy  (Sep 16, 10)
你昨天講完,我上去presto網站看,發現他們在拍賣一堆box set. 有點心動,不過又回到amazon比價,發現特價後在amazon也可以找到類似價錢的offer,而且也是從UK運出來的...這一來放心不少.因為最近還買些新家具,剩下來買CD的錢不多.

我很少買一個演奏家的大全集,因為很少發現他/她對所有曲目的詮釋都和我自己的解讀類似. 不過買全集是種很方便的收集CD的方式就是了

suzy  (Sep 15, 10)
新敗家的卡拉揚指揮的唐吉珂德到手! 在等待其他CD的同時剛好可以和這次借回來的杜普雷版一起欣賞!

Val  (Sep 15, 10)
圖書館好東西真不少。

勸敗其實風險也很大的,常常勸不成結果自己下海去了。我最近大概會在presto買一批CD,包括du Pre的大全集。現在還在考慮要不要買Anthology Concertgebouw 1980 - 1990以及Bertini的馬勒交響曲。

(Sep 14, 10)
今天去換CD,借了Lupu彈舒伯特回來。
另外還借了杜普雷拉的唐吉珂德。外加蕭士塔高維奇的交響曲12/13號等等

suzy  (Sep 9, 10)
我發現你勸敗的能力好像比我的催稿還強 XD

剛剛上amazon看了一下,雖然我很喜歡羅斯托波維奇,但已經有他的舒曼大提琴, 有點猶豫. 有時候挑選版本讓我痛苦的是搭配的曲目,最好是收錄的每首都是我想要有的,可能是還沒收集到的曲目也可能是已有的曲目但不同的版本. 有時候只為某首曲目而買一張CD會有罪惡感. 往往變得必須在曲目與版本間做妥協/掙扎. 真是傷腦筋..

Val  (Sep 9, 10)
有機會的話去弄到Lupu彈的舒伯特來聽,我覺得相當出色,不過那已經是不少年以前的錄音了,現在好像被當低價版盒裝在賣。這場音樂會的演奏比錄音又更深刻更感人,他真的應該多出一些錄音,最好是重錄那些舒伯特。

Val  (Sep 9, 10)
Lupu那張舒曼葛里格非常有名,可惜我沒聽過,我一直在夢想買到那張Decca的LP,據說那不但是名演,也是名錄音。

Lupu非常低調,這幾年根本就沒出新錄音,演奏會也極少。

suzy  (Sep 9, 10)
昨天圖書館借回來還包含Lupu彈奏的舒曼與葛里格鋼琴協奏曲. 他的確是一個以往我較少注意的演奏家.多虧你這篇我這次才特別借他的回來聽聽...

suzy  (Aug 31, 10)
多謝各位關心! 搬完家後又馬上回台灣,才剛回到米國....看到一屋箱子,有百廢待舉的感覺啊

Deadlockcp  (Aug 17, 10)
suzy 好像還在搬家途中吧 :) 一切順利嗎?

經一週末的嘔心瀝血,將一篇介紹法國鍵盤組曲的歷史給寫完了。寫完後,沒有心力,也沒有什麼動力去寫英文版的了。

另外附上了D'Anglebert曲子的介紹,並有幾頁的譜,然後當然,最後有以往上傳至youtube的音樂。

suzy  (Aug 9, 10)
我猜一個是對話,有來有往,一個是單向寫文章,所以前者自然生動些吧! 不然就是我很適合去當編輯兼催稿:P (自我貼金ing)

我也是很喜歡那些討論,而我自己的腳色也真的是拋磚引玉.受惠頗多! 所以才想把它們自四散的各地結集起來.

Deadlockcp  (Aug 9, 10)
期待!!!

我發現之前跟你們討論時寫的東西,寫得很自然。要將類似同樣的內容,寫在自己blog文,還找不到那麼適當的場合和管道。

不過說到法國鍵盤曲子,讓我手癢,想好好寫一篇介紹。到時我順便將一些簡單的譜順便放到上面,可能學院派的suzy看了可以更有感覺。

suzy  (Aug 7, 10)
太感謝啦!

我已經將相關討論編輯成文(http://ggsadventure.blogspot.com/2010/08/2.html)
以後會逐漸只用blogspot了.

拭目以待(你的新文章)!!

Val  (Aug 7, 10)
應該是這篇:

http://tw.traveleredge.com/USNP/Traveler/Valhalla/2076

留言很長,你要慢慢找,在1/31/2010前後。

苦命寫稿中,已完成North Cascades (因為最短),在左邊國家公園link底下可以找到。目前正在寫Mount Rainier,如果今天沒什麼其他誘惑的話大概晚上會完全。接下來會寫Olympic,Glacier壓軸。

Suzy  (Aug 7, 10)
一個不請之求:
不知道"後台"有沒有方法找出關於大鍵琴與鋼琴的討論? 想複習,卻找不到了.

感恩

(又,這週末會有新文可期待嗎? ..........我催稿毛病又犯了啊! :P )

Val  (Feb 1, 10)
看了最近關於大鍵琴與鋼琴比較的討論後,讓我更加深深佩服Gould。他先是克服鋼琴的缺點,彈出同樣快的速度與一致的聲部線條。然後再發揮鋼琴的優點,替音樂帶來更豐富的音色變化與恢宏壯闊的格局。聽Goldberg Variations的時候,我完全沒注意到大鍵琴的優勢,反而覺得用鋼琴來彈再天經地義不過。

suzy  (Jan 31, 10)
你提到他放棄速度的部份,讓我想到顧爾德兩次錄音的郭德堡變奏曲速度也差很多,而且兩次對同一曲目的處理方式很不同,是很有意思的比較...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