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 |  | | | 溪峽 (Flume Gorge)
| | 火山岩床 (Lava Beds National Monument)
|  | 阿卡迪亞, 緬因 - 火島, 紐約 - 麥克亨利堡, 馬里蘭 - 阿薩提格, 維州-馬里蘭 仙納度, 維吉尼亞 - 威廉王子森林公園 , 維吉尼亞 - 藍嶺公園路, 維州-北卡 大煙山, 田納西 坎格瑞沼澤, 南卡 - 普拉斯基堡, 喬治亞 畢思肯, 佛羅里達 沼澤地, 佛羅里達 海龜, 佛羅里達 庫雅荷加谷, 俄亥俄 皇家島, 密西根 探險家, 明尼蘇達 猛獁洞窟, 肯塔基 - 傑佛遜國土擴張, 密蘇里 温泉, 阿肯色 羅斯福, 北達科塔 風穴, 南達科塔 惡地, 南達科塔 - 總統石像, 南達科塔 - 寶石洞窟, 南達科塔 瓜達洛普山, 德州 大彎, 德州 黃石, 懷俄明 大提頓, 懷俄明 - 魔鬼塔, 懷俄明 - 化石丘, 懷俄明 洛磯山, 科羅拉多 大沙丘, 科羅拉多 甘尼生黑峽谷, 科羅拉多 維德台地, 科羅拉多 - 恐龍, 科羅拉多 - 科羅拉多, 科羅拉多 - 佛羅瑞珊化石, 科羅拉多 卡爾斯貝洞窟, 新墨西哥 - 卡普林火山, 新墨西哥 - 白沙, 新墨西哥 - 阿茲特克廢墟, 新墨西哥 拱門, 猶他 布萊斯峽谷, 猶他 峽谷地, 猶他 頂礁, 猶他 錫安, 猶他 -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 天然石橋, 猶他 - 紀念谷, 猶他 - 包威爾湖, 猶他 大峽谷, 亞利桑那 石化森林, 亞利桑那 仙人掌, 亞利桑那 - Canyon de Chelly 大盆地, 內華達 - 米德湖, 內華達 冰河, 蒙大拿 北瀑布, 華盛頓州 雷尼爾山, 華盛頓州 奧林匹克, 華盛頓州 火山湖, 奧勒岡 - 奧勒岡洞窟, 奧勒岡 紅木, 加州 - 火山岩床, 加州 拉森火山, 加州 優勝美地, 加州 - 莫諾湖, 加州 - 魔鬼柱, 加州 紅杉與國王峽谷, 加州 死谷, 加州 約書亞樹, 加州 峽島, 加州
|  | 紐約市 (New York City) 巴爾的摩 (Baltimore) 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聖路易 (Saint Louis) 紐奧良 (New Orleans)
|  | 你也許不知道的國家公園 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各地美食 萊特建築之旅 佛羅里達 野生動物 四季之春天 四季之夏日美食 紐約市中城的耶誕節 紐約市植物園耶誕火車展 華盛頓特區櫻花季 華盛頓特區國家教堂的耶誕節 吃在華盛頓特區 國家耶誕樹 歐巴馬狂熱
| | | | | | | 增訂日期 : 2008/6/20 | | 目前 13 人在線上 | | 過去24小時來訪人次:296 |
|
|
| | | |
| | | |
| |
白沙國家保護區 (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 - 阿卡力平地步道 |
| |
沙丘生態步道
|
丘間平地步道
|
日落
|
白沙
首頁
|
|
|
|
阿卡力平地步道
|
|
|
阿卡力平地步道(Alkali Flat Trail)不是在平地上,而是一條穿越蜿蜒沙丘的步道,終點站是阿卡力平地,
一個平坦的上古湖牀。這條步道位在園內道路的終點,全長來回四英哩半,是白沙裏頭最長最困難的步道,
但是以我的看法,也是公園裏最壯觀最值得去的步道。
照片裏右上方白底橘色頂的標竿就是步道的路標,走的時候一定要看到下一個標竿才能前進,雖然不是非要走直線不可,
但是最好儘量以標竿為目標前進。園方的建議是如果沒找到下一個標竿的位置,應該要立刻折返,
不要勉強冒然前進,以免迷失在沙丘裏。
|
|
|
|
|
你一定在想:怎麼可能會找不到下一個標竿的位置,我也是這麼懷疑,直到我看到了這個幾乎已經被白沙湮沒的標竿。
如果我不說,你大概不會注意到照片右邊約五分之一處有一小截橘色的標竿冒出頭來。這裏沙丘移動速度極快,
地面和沙丘上的一切,不管是標竿或是植物,常常因為沙丘的運動而被掩埋消失。還好的是標竿設置得很密集,
漏掉一兩個還是有可能看到更遠的標竿,所以還是能繼續旅程。
這一區沙丘和生態步道區最大的不同處就是幾乎寸草不生,看起來更像沙漠。長不出植物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裏沙丘移動的速度太快。
|
|
|
|
|
除了標準的波浪形沙紋之外,在路上也看到一些其他有趣的幾何線條,像這一帶。我跑去摸了摸它的表面,
有點堅硬,就算踏上去也不會碎裂。我猜是因為下雨或其他原因累積了一些水份,稍微溶化了一些石膏,
又因為風或其他自然力剛好形成了這樣的痕跡,水份稍微乾了些之後形狀就固定了起來。
|
|
|
|
|
另外一區類似的痕跡,中間穿插著一般波浪形的沙紋。
|
|
|
|
|
這裏也是並不很典型的波浪沙紋,有些比較扁平的曲線區塊,已經是半固定的形狀,混合著比較細的流動波紋。
不過沙丘上當然沒有永久存在這回事,再過一陣子也許整個沙丘都不見了。
|
|
|
|
|
雖說植物很少,偶爾在沙丘上還是看得見。雖說沙丘來去移動快速,還是有些沙丘硬是被留了下來,
照片裏就是個例子。從前這裏應該是個沙丘表面,有植物成功落地生根,並且繁衍了一大叢。時間過去,
沙丘繼續前進,這附近成了個低地,但是因為這叢植物的根長得太過堅強,緊緊包圍住附近的白沙,
形成了這一小塊尖錐形的小沙丘,遠遠高聳於周圍沙丘之上。它其實不在步道的路線上,
我遠遠看到這個不自然的尖錐沙丘,想起了在遊客中心所看到的生態說明提到它是如何形成的,
立刻決定非得要過去看看。
|
|
|
|
|
一路也並不都是沙丘,中間也經過一些沙丘間的平地,這種平地區通常能生長比較多的植物,也因此附近比較有動物活動。
我沿著一片沙丘壁走的時候看到平坦的表面上有一些讓人好奇的花紋,知道那可能是蜥蝪的足跡。
過去仔細一看,果然看到一隻白色的蜥蝪。
|
|
|
|
|
白蜥蝪停在沙上好一陣子不動,讓我有機會換鏡頭照下比較大的特寫照。
|
|
|
|
|
換個角度再一張。
|
|
|
|
|
然後白蜥蝪就跑了。
|
|
|
|
|
它的速度其實挺快的,四腳翻飛,濺起些許白沙,留下一片特殊的足跡。
|
|
|
|
|
沙丘上的腳印其實也很有趣味。你會發現雖然大部分的人是採取近乎直線的方式做點和點之間的運動,
也有許多腳印在正道之外,但是基本上平行。另外有些腳印就像神來之筆,根本看不出來留下腳印的人到底打算往哪兒走。
新腳印痕跡清晰,也許連登山鞋的品牌都看得出來。但是沒過多久,腳印就慢慢趨於平緩,最後完全湮沒,不留走過的痕跡。
|
|
|
|
|
另一段路,另一行腳印。
|
|
|
|
|
要不是沙丘典型的波浪痕跡,走到沙丘深處所見,就像是一片雪地。我猜極地景象,也許也類似,只是太陽大概不會這麼大。
|
|
|
|
|
這段四英哩半的路其實並不需要走完就能夠感受到白沙最美麗的一面。我因為時間有限,又走了些岔路去看別的東西,
所以大概只走了一半,一個多小時就會到停車場了。這段路走起來要小心,進出步道口要簽到簽出,以便園方監控步道內的人,
必要時可以緊急援救。帶足夠的水,並隨時注意辨認方向。來這條步道的人很少,我早上進去的,一直到十點多鐘離開,
始終只有我一個人。很幽靜,不受打擾,但是自己的安全也要全由自己負責。
|
|
|
丘間平地步道
|
|
日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