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維德台地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華盛頓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風言冷雨-兩性看攝影器材  (Jan 6, 06)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分析不同數位相機品牌針對男女消費者的銷售量。男性部分排名在前面的有Canon和Nikon等傳統大廠,而女性部分排名在前面的則是柯達和Sony等廠牌。

乍看之下,結論似乎是男性注重畫質和光學性能而不在乎代價,女性注重操作簡單以及方便攜帶,不那麼講究畫質,而對設計與價格較敏感。其實並不那麼單純,至少我認為男性的想法並不真的只是這樣。

男性從小的訓練使他們以能夠熟練操作精密的機械或電子裝置為傲,大部分的人不但不以操作複雜為苦,反而會看不起那些容易操作的東西。稱呼自動相機為傻瓜相機,骨子裏應該沒有一丁點的敬意。現代的數位相機,即使是中低價的消費性產品,在功能控制上都加進了過多的選擇,複雜到即使是智慧卓越的人都無法在不看說明書的情況下弄清楚所有的操作,但有趣的是愈是有複雜強大功能的機型,就愈有男性消費者願意花錢。

因為光學特性以及對畫質的要求,很多鏡頭無可避免必須要做得很長,很大而又笨重。這本來是個必要的缺點,很多人反而以此為樂,喜歡挺著個長鏡頭到處晃吸引別人的注意,其實根本沒照幾張照片。但是不管是不是性喜炫耀,一般帶著昂貴器材出去拍照的人大多很樂意和閒雜人哈拉自己的器材,彷彿養了個得意的兒子在眾人面前演奏小提琴般的驕傲。

昂貴的器材在正確的手上的確是能拍出清晰銳利的照片,但是技巧完美並不代表一定能拍出成功的好照片。我看過一張照片,背景很完美的被模糊化,主題物色彩飽和,邊緣銳利,非常立體,直欲脫框而出,看得出是很有經驗的人用很好的鏡頭照的。技巧沒話說,但是照片的主題是輛機車的車尾燈,完全看不出構圖取景或者藝術表現的企圖。

我並不認為性別對於攝影技術高下有任何影響,但是以我看到的一些攝影作品,我發現我所喜歡的人物攝影很多是女性攝影師拍的,而我喜歡的建築與風景大多是男性拍的。有人說女性心思比較細密,有耐心,常能捕捉到最完美的瞬間。我認識攝影的人太少,本身道行也不夠,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道理。

撇開專業攝影師與真正照的好的人不談,我覺得女性選擇相機的原則比較簡單而有邏輯,男性就比較形而上一點。畢竟拍出來的照片好不好,來來往往的路人也不會知道。但是相機和鏡頭可是要拋頭露面的,沒事被別人說一句:「你的鏡頭這麼小恐怕照不到這裏的水鳥」或是「你這隨機附贈的鏡頭該拿去扔了」,即使是像我這麼好脾氣的人,心裏都會不怎麼高興。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Val  (Jan 25, 10)
這也許太一般論,但我覺得很多男性過於重視手段,而常常沒弄清楚目的。有太多人對於在雞蛋裏找骨頭的興趣遠大於吃雞蛋,並且也希望別人佩服他挑骨頭的能力。

其實我並不真的覺得FF比APS-C優越,但我能想到兩個理由是FF不能被APS-C代替的:

1. Hyperfocal / DOF meter: 很多風景攝影師喜歡用這個技巧,而鏡頭上的DOF meter是針對35mm底片或sensor設定的,APS-C的hyperfocal distance和35mm不一樣,所以不能用DOF meter。當然這也沒那麼要緊,因為新的鏡頭本來就沒有DOF meter,而hyperfocal distance可以用PDA上的軟體計算或是先印好表格以供參考。

2. Prime Lens: 對定焦鏡頭使用者來說,85mm F1.8用在FF機身上的效果和50mm F1.8 (or F1.4)用在 1.6x APS-C上是兩碼子事,即使它們的等效焦長幾乎一樣。24mm F1.4在FF上是大光圈廣角鏡,但在APS-C上卻幾乎變成標準鏡頭。

除了這兩點之外,對我來說我是在決定EF 17-40mm F4 VS EF-S 10-22mm這兩顆鏡頭的時候就做了FF的選擇。我當時上網路找了許多這兩個鏡頭照出來的照片比較,發現我很不喜歡10-22mm照出來的。而且當時Canon EF-S鏡頭選擇很少,除了第一代EF-S 18-55mm我不滿意之外,10-22mm和17-85mm我都不喜歡。

但是實際開始用5D之後,卻發現其實我並不常需要用到17mm在FF上的超廣,而且我根本就不常再去用17-40mm,現在最常用的是24-105mm F4,出去旅行再帶上100-400mm,頂多再加一兩個快速prime (such as 50mm F1.8),基本上滿足所有需要。

我如果現在重新開始,我也許會選擇APS-C,加上EF-S 15-85mm和EF 70-200mm F2.8 (or 100-400mm) 做為常用配備。

我本來一直以為超廣角和畫質對我最重要,但其實實用性與方便性才是決定一顆鏡頭出場頻率的因素。有了畫質無雙的鏡頭,但如果用途太狹窄或是因為不便攜帶而放家裏,那也是罔然。

itchiang  (Jan 25, 10)
我自己的經驗是,兩性看相片的角度也不較不同。女性常常比較重視藝術或是構圖,男性比較會去挑剔技術上的東西。我以前在台灣時有位朋友有在攝影,應該算是男性攝影的典型範例,比較自豪於技術上的東西,比如對焦快、曝光準這類的技術或是技巧,不過我那時對這沒興趣,所以耳朵倒是很清閒。這些技術或技巧的東西,很多都會被科技慢慢取代掉,光學或是鏡頭的不理想性,或是不少濾鏡的功能,都可以由電腦軟體來處理。我看了一些landscape photography的書,其中一位(他是用底片SLR)在書中就說,雖然某些景確實需要某些技術才能完成,但最難的還是在於你如何去找到那個景,我認同這看法。

我在美國照倒是沒被嫌過相機或是鏡頭的level不夠,也許跟DSLR普及有關,中低階相機到處跑,想嫌的人也已經嫌到自己煩了,這一兩年才開使用DSLR的人可能較不會遇到這問題。我很常在國家公園看到L鏡,但不確定機身是否為FF,也不會特別去注意。我可能是Canon用戶裡的一個大異類,手上有軍火庫般的鏡頭,但就是對上FF沒什麼興趣。

我想請問一下,你對使用FF與APS-C有什麼看法?

Val  (Oct 14, 08)
我也是超低調,很討厭廠家用明顯的顏色或設計來強調商品價位或市場區隔。雖然Canon好像宣稱他們的望遠鏡頭用白色可以降低鏡頭內溫度云云,我卻相信這只是商業宣導考量。你如果看過那種照奧運或NFL球賽的攝影記者席的照片,那些壓倒多數的白色巨大鏡頭,就會知道白色的宣傳價值。Canon一定打死也不肯把塗裝換成黑色。

Ryan  (Oct 13, 08)
我.....我是比較喜歡低調的男生
ㄧ直很受不了Canon把我手上的大白做成白色的
我只是想要拍個水鳥或是樹梢上的楓葉特寫而已
有必要搞到拿一隻在陽光下這麼刺目的鏡頭嗎
(我懷疑有時候水鳥就是被這刺目的不自然顏色給嚇走的)

冬天的時候心理倒是會舒服點
(自我安慰說我這隻是有雪地迷彩的這樣)

~~~~~~~

我是覺得只要稍微懂的鏡頭的行情的人通常都有一套自己對攝影的想法
不見的會有什麼名鏡崇拜

不懂得人大概也只會覺得我這隻白管子說不定是自己在美勞課時用厚紙板根壓克力裁出來的惡搞作品

說實在的
自由自在的拍自己想拍的照片
還是比較愉快ㄧ點

suzy  (Jan 10, 06)
真有趣 結合兩篇的主題
對我來說車子最重要的是安全性
車子和相機 我都注重外型的設計 尤其是車子
有些車子超醜 不管別人有多愛 打死不會買
價格嘛 基本上是奢侈品或是貴一點的東西價格一定是重要考量因素的啦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