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約書亞樹 (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

冰河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新網誌:(09/02 以後)
瓦哈拉  (09/12)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  (Aug 16, 05)

貝多芬晚期的作品展現出很強烈的個人風格,規模恢宏,格局浩大,音響效果極厚重。如果彈不出夠強的音量做出對比,很難掌握音樂裏陽剛的個性。

晚期這幾首奏鳴曲(第二十八到三十二號)我最先開始聽的是Pollini的CD。這是70年代中期錄的,Pollini當時大概才三十多歲出頭,在一般的成見裏還不到該詮釋貝多芬的年齡。但是這麼多年來,他也並沒有動念頭去重新錄這幾首壓軸的曲目。他這套錄音享有很高的評價,以精準的技巧做後盾,彈出很寬幅度的動態對比。貝多芬的鋼琴曲裏以二十九號的Hammerklavier最大最困難,Pollini舉重若輕,非常精彩。

關於這幾首的樂評,對Pollini的演奏照例是有兩極化的看法,但是所有樂評一致同意的是他的技巧絕高,難出其右。我覺得更難得的是他的演奏一點都不膚淺,不是光靠技巧而已。

另外一位我喜歡的鋼琴家是Richter。他雖然在演奏會上常常彈貝多芬晚期的這幾首奏鳴曲,但是他在大廠出的唱片卻一張也找不到。我手頭有幾片歐洲小廠出的現場錄音,其中29號Hammerklavier是他1976年在倫敦的音樂會錄音,27, 28, 31號是1965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錄音。這些現場錄音談不上音效,但是演奏真是精彩,很難相信有人在現場音樂會能彈得這麼好。他的演奏神韻和任何傳統的詮釋方法都不一樣,不喜歡的人很容易會加上”非傳統”的標籤。但是能放寬心胸的聽者,自然能在他的演奏中聽出一片新天地。他的技巧極佳,力道又足,演奏後期這幾首奏鳴曲非常適合。和Pollini的比較,同樣沒什麼好挑剔的演奏技巧,但是Richter的聽起來更戲劇化,張力幅度更大一些。

Richter也很有些死忠的樂迷。我以前有個朋友是其中之一,奉Richter所有的演奏為珪臬。我和他談起Hammerklavier,問他覺得Pollini的演奏如何。這位仁兄面露複雜表情,勉強說”他彈得還可以啦”,言外卻滿是不以為然但是又諒解的神色。我對他當時的表情印象深刻,多年以後,偶然有人和我聊起車子廠牌,提到日本車系或是Lexus如何如何時,我的臉上也不經意會流露出類似的表情。

提起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如果不提巴克豪斯或是史納伯的話恐怕會被取笑見識不廣。我剛好也有他們彈的全集,有唱片也有CD。巴克豪斯的唱片版質不佳,只用了十片LP就塞滿32首奏鳴曲,動態幅度被嚴重壓縮,晚期那幾首根本聽不下去。巴克豪斯的Hammerklavier很平淡,沒什麼表情,可能是他近晚年錄的音,可以聽出技巧有很多瑕疵。我想應該要去找他年輕些的錄音來比較會稍微公平些。巴克豪斯在London出的這套錄音,雖然我不喜歡晚期奏鳴曲,但仍有標竿的歷史意義。他的演奏表情很端莊,也許戲劇性與對比少了些。

史納伯的演奏有更多的瑕疵,我簡直不知道他是如何彈完Hammerklavier的,但是音樂性真好。很貝多芬,該有的感覺都出來了。比起去聽一些無味的演奏,史納伯技巧上的瑕疵完全可以被接受。

我以前還買過一套Wilhelm Kempff彈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聽完一遍就把它當二手CD賣掉了。雖然Kempff版一般評價很不錯,但是我完全無法接受他彈的暴風雨和熱情那幾首有標題的曲子。我想是他的演奏方式裏頭有一些我無法接受的細節。

賣掉Kempff版後我去買了Philips出的Brendel版全集。後來聽得多了之後,我實在不知道該說我喜歡或不喜歡Brendel的這一版錄音。我想是很四平八穩,但是沒有引人注目的地方。我現在很少聽它。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suzy  (Dec 18, 10)
吉立爾斯的有在我的清單裡面

本來就零散有些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所以現在如果要買主要是想補齊,至於那些已經有的,就當作版本比較

原本是沒有特別排斥老錄音,但因為看了你本文提到錄音的問題,有點擔心

Decca那個奏鳴曲+協奏曲大全我有注意到,其實是在presto網站看到,屆時再倒amazon比價看看..

還在等之前訂的聖桑,可能得等到耶誕節後了吧. 說到耶誕節,你們有什麼冬季假期的安排嗎?

Val  (Dec 18, 10)
為何不妙?是想買嗎?

這套應該是Brendel在90年代出的第三套奏鳴曲全集。你如果真想買最好等到明年一月,Decca要重發Brendel的奏鳴曲與協奏曲全集,只比這貴$10。很明顯,這種做法是在壓榨剩餘價值。

我的Brendel全集是70年代錄的第二套,新的第三套我沒聽過。Brendel的演奏我挑不出具體的毛病,但並不是我會常想要回頭去聽的東西。

如果想收奏鳴曲全集而不排斥老錄音的話,我想Schnabel和Backhaus的可能更經典。如果不在乎齊全,Gilels的那九張一套非常可聽。雖然不全但加了些有的沒的,他的英雄主題變奏應該算是必聽曲目。

suzy  (Dec 17, 10)
剛發現迪卡幫Brendel 出了貝多芬奏鳴曲的box set...

有種不妙的感覺...

Lysistrata  (Dec 4, 10)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No7是很好聽的曲子,的確李希特彈得相當好,之前聽過一次現場是Till Fellner彈的,也是很不錯的詮釋,但不是很令我印象深刻。

至於29,我其實認為波里尼的不錯,至少技巧上無懈可擊,只是他的風格過於理性,放在29上,連音色都顯得銳利。倒是吉利爾斯的29,我一直印象相當深刻,有可能因為第一個29的版本聽到的就是吉利爾斯。如果記得沒錯,除了最普遍他的DG錄音之外,29還有一個現場版本,吉利爾斯的貝多芬現場跟他的錄音簡直是寂寞的天堂與熱情的地獄兩個世界,他那個現場的29,琴槌撞擊火花四射,名符其實的演出。

我也是看完《海邊卡夫卡》之後去找Archduke來聽的,我發現這麼拔剌的曲目,但是可以選擇的東西卻非常非常少,我選了三張。

百萬三重奏是村上在書裡面寫的版本,海飛茲跟魯賓斯坦再怎樣吵成一團,也該有一張;另一個版本大提琴是卡薩爾斯的,其餘三分之二我忘了是誰,印象很淡;我反而喜歡Naxos的那張大公,三個我不熟悉的演奏家反而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張,而且促銷價新台幣90元。

其實我最期待的大公組合,是Starker, Arrau and Szeryng。我很喜歡貝多芬triple concerto,氣氛真的很和諧,然後默契很熟稔。

Val  (Dec 3, 10)
有時隔一陣子後看以前寫的東西會冒冷汗,尤其是有人留言之後。

有一陣子沒認真聽這最後五首(或者說四首,似乎沒人認真提起No 28),在明年Pollini的獨奏會之前我會想辦法重新建立起一個baseline。以前從沒認真看待過Gould的貝多芬,我會去找來聽聽。我不相信有任何人能把32首都彈到極致,所以對非全集的一家之言會有興趣。

到最後這幾首奏鳴曲,其實已經不再是以動聽的第一印象取勝,我覺得是在聽結構。No 29我最歎服的是第四樂章那個既像賦格又像變奏的壯觀結構,在強人的手下,會覺得旋律之美只是皮相,能用簡單的動機創造出一個宇宙才是本領。

我以前並不特別注意早中期那些沒標題的曲子,後來看了楊照寫的一篇關於李希特彈七號的文章,找到那個錄音聽過後完全佩服。把2, 12, 22, 32當一組來聽的概念真是超酷的想法,我周末就來聽聽看。

看過海邊的卡夫卡之後本來對百萬三重奏很有興趣,但如果2/3的組合是災難的話,換一個大提琴大概也不會差太多。其實我對於知名獨奏者合作的室內樂本來就有戒心,我聽過最可怕的室內樂錄音是Horowitz, Stern, Rostropovich合作的Tchaikovsky Piano Trio。

lysistrata  (Dec 3, 10)
要不要試試看顧爾德的貝多芬的晚期奏鳴曲?不錯喔。

我的經驗是,晚期這五首或六首奏鳴曲,很少有人一口氣全都彈得令人印象深刻。我喜歡....顧爾德的32,李希特的30.31,阿勞的30, 31;29這曲子我主觀認為本身就不怎麼好聽,誰彈都差不多。

有時候聽久了最後幾首,反而會喜歡貝多芬早期或中期的奏鳴曲,相對被忽略的一群。2, 7, 12都很讚。無聊點的玩法,我認為2, 12, 22, 32是最棒的一組奏鳴曲組合。

肯普夫的貝多芬是滿船過水無痕的,但他的悲愴真是好聽而有情感,尤其那最知名的第三樂章,very poetic。部過你既已全部脫手,其實也沒甚麼好說。

至於前篇留言有提到海飛茲、魯賓斯坦和Piatigorsky的三重奏組合,三個分開我都很愛,可是湊在一起簡直是場災難,至少我聽到的大公三重奏是如此,相當可怕的大公。

suzy  (Aug 20, 05)
另一個我忘記名字的是祖克曼

柴氏三重奏我的版本是 Heifetz , Rubinstein(piano) and Piatigorsky (cello), 沒聽過其他版本無從比較 ,下次有機會試試

我同意阿敘肯那吉比較適合俄羅斯味的曲目, 不知是否和他自己的出身有關吧, 他指揮過柴氏六號 被下的comment是加水的伏特加, 或許因為是英國樂團比較含蓄之故, 不過我沒有自己聽過這個版本就是了

瓦哈拉  (Aug 19, 05)
好說!有刺激才有進步,否則有太多想寫的最後都偷懶沒寫。

我沒聽過Ashkenazy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不敢妄論。但是以我聽他其他的錄音,我會覺得他擔任伴奏(室內樂或是指揮協奏曲)的表現比獨奏或指揮來得傑出。他和Perlman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是同曲目的首選之一(也許次於Davis Oistrach/Lev Oborin版),另外像他與Lynn Harrell和Perlman合作的柴可夫斯基鋼琴三重奏也是我在同曲目裏的首選。

他的獨奏或指揮,以我聽過一些曲目的感想,是過於自我沉溺。比如評價很高的拉赫曼尼洛夫二號協奏曲(Previn指揮),他的速度極慢,完全沉淪在俄羅斯式病態美感裏。比較起李希特的同曲,每個樂章的速度其實差不多,但是除了保持了原來的神經質浪漫精神之外,還有堅實的骨架支撐,不因速度慢而使結構鬆散。他指揮的一些管弦樂(像西貝流士五號)也有類似的毛病。當然喜歡他風格的人也許會覺得情感流露也不一定。基本上他的風格適合俄國,像拉赫曼尼洛夫的音樂,像前奏曲那套CD就很精彩。其他作曲家的音樂可能就未必適合。

我是不會只因為好奇而去買他的貝多芬奏鳴曲來聽的,因為其他出名的版本實在太多了。

其實去買某個鋼琴家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不見得是好主意,因為我還沒發現哪個鋼琴家彈的每一首都好的。不過多聽不同鋼琴家演奏同一曲目也是一種樂趣。

愛問問題的suzy :P  (Aug 17, 05)
這篇八 成又是受我提問刺激下寫的吧:P 真抱歉 我的問題老是那麼多啊

之前市面上注意到的是Brendel和阿敘肯那吉的版本
在台灣時 我曾經聽過後者和哈瑞爾(忘記小提琴是誰了)演奏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的音樂會 很棒的音樂會還買了CD
我還蠻喜歡阿敘肯那吉的 也許因為聽過好幾場他的音樂會之故 但是不知怎地對他詮釋貝多芬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看你這麼一寫 我倒想找波里尼的版本來體會一下你朋友的那種不同意好卻又不能說他差的感覺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