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瓦哈拉的塗鴉簿 Colorless Tsukuru Tazaki (Mar 16, 18) | |||||||||||||||||||||||||||||||||||||||
最近新嘗試的閱讀經驗是看英文版的村上春樹作品。這事的開端是前陣子重新看「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時,居然發現我看中文翻譯有閱讀障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久沒看中文,不少地方句子的結構讓我相當迷惑,有時再讀一次還是不太了解。選字用詞與文法不知是不是因為強調文藝的緣故,完全不像正常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方式。小說的對話裡也用了太多的語助詞,這固然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但不免讓我懷疑村上的人物是不是說話時都有怪癖。試著去把文字讀出聲音的話,會覺得摩擦力相當大。這本書我第一次看時並不是很喜歡,覺得很多地方太一廂情願也缺乏說服力。 好像是在 Amazon 上找李斯特巡禮之年的唱片時偶然發現英文版小說。本來覺得我已經有中文版了幹嘛沒事找事去看英文,後來想如果連我並不那麼常在聽的布魯克納交響曲我都願意去試超過五個全集版本,沒理由不去試試看英文版。 英文與中文翻譯就好像同一首音樂作品由不同的指揮或獨奏家演奏,即使是同一個故事,但因為風格與表現手法的不同,意境會有很微妙的差異。英文版的翻譯文字相當明快流暢而優美,沒有多餘的修飾但是意思表達得很精確,像是精密切割但是沒有拋光打磨的工藝品。如果用音樂來形容的話,我覺得很像 Zimerman 彈的 Debussy Preludes 。 李斯特巡禮之年的「鄉愁」算是這部小說的主題曲,書中所描述的聆聽方式,從第一年瑞士的 Le Mal du Pays 聽到第二年義大利的 Sonetto 47 del Petrarca ,算是黑膠唱片特有。CD雖然也同樣是三張一套,但每張CD收錄「一年」,自成系統,一般不會特地編曲成這樣的曲目來聽。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巡禮之年時會特別喜歡「鄉愁」,我並不特別喜歡這首。但我想如果我只聽黑膠的話,有可能會對這首印象深刻。聽這類大篇幅的套曲時,往往會特別注意第一首。 雖然我不太想鼓吹黑膠唱片,但如果你已經有唱盤而還沒有這套 Lazar Berman 彈的李斯特巡禮之年唱片,我建議可以努力去找,二手唱片應該不難入手,這是為數不算太多的我覺得聽起來像是真正鋼琴的錄音,而且我非常喜歡 Lazar Berman 的演奏。 閱讀的過程也伴隨著其他音樂。我覺得 Shostakovich 的 Preludes op 34 (我聽的是 Lazar Berman 的演奏)以及 Preludes and Fugue op 87 (我聽的是 Richter 彈 No 14, 17, 15, 4, 12, 23)的情境與小說相當契合,有種很濃厚的懷舊氣氛,隨著不同的曲子段落,伴隨著不會太過激烈的情緒變化。 看到最後一章時剛好在聽 Richard Strauss 的 Metamorphosen 。23件弦樂器的組合,先天就無法達成平衡的難局,對過去美好的追憶與懷念,對眼前破壞的悲傷與無奈,對將來未知的迷茫與期待。 All that remained was the sound of the wind slipping through the stand of white birch trees.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