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網站導覽
| • 旅人群像 | • 旅人行腳 首頁 |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 行李檢查清單 | |  | | | 海龜 (Dry Tortugas National Park)
| | 優勝美地 (Yosemite National Park)
|  | • 阿卡迪亞, 緬因 - 火島, 紐約 - 麥克亨利堡, 馬里蘭 - 阿薩提格, 維州-馬里蘭 • 仙納度, 維吉尼亞 - 威廉王子森林公園 , 維吉尼亞 - 藍嶺公園路, 維州-北卡 • 大煙山, 田納西 • 坎格瑞沼澤, 南卡 - 普拉斯基堡, 喬治亞 • 畢思肯, 佛羅里達 • 沼澤地, 佛羅里達 • 海龜, 佛羅里達 • 庫雅荷加谷, 俄亥俄 • 皇家島, 密西根 • 探險家, 明尼蘇達 • 猛獁洞窟, 肯塔基 - 傑佛遜國土擴張, 密蘇里 • 温泉, 阿肯色 • 羅斯福, 北達科塔 • 風穴, 南達科塔 • 惡地, 南達科塔 - 總統石像, 南達科塔 - 寶石洞窟, 南達科塔 • 瓜達洛普山, 德州 • 大彎, 德州 • 黃石, 懷俄明 • 大提頓, 懷俄明 - 魔鬼塔, 懷俄明 - 化石丘, 懷俄明 • 洛磯山, 科羅拉多 • 大沙丘, 科羅拉多 • 甘尼生黑峽谷, 科羅拉多 • 維德台地, 科羅拉多 - 恐龍, 科羅拉多 - 科羅拉多, 科羅拉多 - 佛羅瑞珊化石, 科羅拉多 • 卡爾斯貝洞窟, 新墨西哥 - 卡普林火山, 新墨西哥 - 白沙, 新墨西哥 - 阿茲特克廢墟, 新墨西哥 • 拱門, 猶他 • 布萊斯峽谷, 猶他 • 峽谷地, 猶他 • 頂礁, 猶他 • 錫安, 猶他 -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 天然石橋, 猶他 - 紀念谷, 猶他 - 包威爾湖, 猶他 • 大峽谷, 亞利桑那 • 石化森林, 亞利桑那 • 仙人掌, 亞利桑那 - Canyon de Chelly • 大盆地, 內華達 - 米德湖, 內華達 • 冰河, 蒙大拿 • 北瀑布, 華盛頓州 • 雷尼爾山, 華盛頓州 • 奧林匹克, 華盛頓州 • 火山湖, 奧勒岡 - 奧勒岡洞窟, 奧勒岡 • 紅木, 加州 - 火山岩床, 加州 • 拉森火山, 加州 • 優勝美地, 加州 - 莫諾湖, 加州 - 魔鬼柱, 加州 • 紅杉與國王峽谷, 加州 • 死谷, 加州 • 約書亞樹, 加州 • 峽島, 加州
|  | • 紐約市 (New York City) • 巴爾的摩 (Baltimore) • 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 聖路易 (Saint Louis) • 紐奧良 (New Orleans)
|  | • 你也許不知道的國家公園 • 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 各地美食 • 萊特建築之旅 • 佛羅里達 野生動物 • 四季之春天 • 四季之夏日美食 • 紐約市中城的耶誕節 • 紐約市植物園耶誕火車展 • 華盛頓特區櫻花季 • 華盛頓特區國家教堂的耶誕節 • 吃在華盛頓特區 • 國家耶誕樹 • 歐巴馬狂熱
| | | | | | 總計 來訪人次 |
|
|
| | |
| | | |
| | |
瓦哈拉的塗鴉簿 念名大學所為何事 (Jul 4, 16) | | | | 中老年人在一般交際時很大的問題是常常話題會不自覺轉到小孩身上,這幾年不少朋友的小孩上大學,所以聽到不少和申請大學相關的事。我這人嘴賤管不住,常說些不太中聽的話。有一件事我似乎和所有人站在相反立場,每個人都強調念名大學多麼多麼重要對將來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而我覺得這種想法狗屁。每次聊到這事,我就問兩個問題:第一,請問在你的職業生涯至今,曾經和任何所謂名校畢業生共事過嗎?包括你的同事下屬或認識你的上司,包括任何台灣學子稍微看得上眼的所謂前十名前二十名大學,包括任何科系,包括研究所或大學部。第二,當初如果你去念了你覺得天下第一的名校博士畢業,你覺得你的事業人生和現在會有多大的不同? 我的親友沒一個願意認真回答我的問題,而肯答腔的通常都用一種很迂迴的方法替名校說話,我最常聽到的是「校友網路」,「同儕良性競爭」等等。我雖然不認為這些理由和「教育」本身有多大的關係,但它們倒也還算是名校的附加價值。 我最近輾轉聽到另一個我以前從沒想到過的說法,出自朋友的其他朋友之口,我不認識說這話的人,所以不知其背景,但我猜是和我們類似,在台灣念了大學然後來美國念研究所後工作定居。我也不知他說這話時是不是有上下文相關性或是其他的假設條件,所以有可能我斷章取義誤解了原意。 這說法是這樣:「去念長春藤大學你才能認識上流社會家庭背景出身的朋友,也才有可能躋身上流社會。更重要的是你將來選擇結婚對象的範圍,也因為念長春藤而有更大的機會和一個上流社會出身的人結合,而自然進入上流社會。」 請原諒我的修辭技巧拙劣,我實在是不知道夠多「上流社會」的同義字,否則讀起來應該可以更豐富生動一些,或許會更有說服力。 接下來是和名校無關的其他廢話。 前幾年在朋友家過感恩節碰到一個被送來美國念書的「世家子弟」,大概是以台灣來說夠得上「上流社會」的標準。我當然沒去打聽對方的身世背景什麼的,又不是要擇婿。小男孩很討人好感,看得出家教嚴謹,但個性隨和。我朋友不知哪兒不對勁,叫小男孩(其實大概快要到可以合法喝酒的年齡了)開香檳。我相信這不是他第一次看人喝香檳,但很可能是第一次開香檳。果然有如大部分人的開香檳初體驗,瓶塞衝出直接撞上天花板(幸好沒對著人),然後香檳流失掉至少五分之一。 基於這個啟發,幾星期後的耶誕和新年,我開始訓練我女兒開香檳以及幫我開葡萄酒。小鬼開酒已經有模有樣,挺有當侍酒師的架勢,而且記得我說的像「香檳配魚子醬」那些鬼話,不肯沾唇啤酒或葡萄酒,卻會和我討點香檳來喝。 為父的壞心眼是以後她上大學如果有小男生在她面前喝啤酒裝成熟,她會說:像樣的啤酒是用軟木塞像香檳一樣封瓶的,Budweiser is for boys. | |
|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
|
加入討論留言 | | | | 留言討論區 | | | |
| | Val (Jul 21, 16) | | 關於開瓶,我的看法是這樣:自己會開瓶的人可以有選擇的權力,或者是去有侍者代勞的高檔餐廳,或者是自己動手。不會開瓶的人沒有選擇,只能靠人代勞,要不然就沒酒喝。而念大學或名大學的目的,應該是在取得選擇的權力,而不是包裝自己等著被別人選擇。或許我的價值觀有點極端,所以也能瞭解會有不少人反對我的看法。 | |
| | Ha Ha (Jul 20, 16) | | 讓子女讀名校、一般人總是想建立擠進上擋階層圈內、第一個步階吧!、也許更認為畢業後、有一塊踏入社會及就業金牌。大家心照不宣。 至於會不會開酒瓶、與讀名校關係不大、、因為從名校畢業的都是去有侍者代勞的高檔餐廳、女的若要是堅持要現、男朋友可能就嚇跑了、名校也白讀了、、、笑話別在意。 | |
| | | 加入討論留言 | |
|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