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瓦哈拉的塗鴉簿 Josefowicz / Eschenbach, Salonen Violin Concerto (Jun 17, 16) | |||||||||||||||||||||||||||||||||||||||
Christoph Eschenbach, conductor Leila Josefowicz, violin Franz Josef Haydn: Symphony No. 104 in D major, "London" Esa-Pekka Salonen: Violin Concerto Robert Schumann: 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Kennedy Center 6/2/2016 7:00PM 不知道大部分的去聽音樂會的人是根據什麼原則去決定要不要聽某一場音樂會。我挑音樂會的原則基本上是先看獨奏者或指揮,再來是樂團,然後看曲目我有沒有興趣,最後是票價。這場是為了舒曼而去,卻也意外聽到了相當爽朗慧黠的海頓。 我猜大部分的人不會因為海頓的交響曲而特地去聽一場音樂會。不知為何,大部分的海頓被演奏得很無趣,往往太過古典型式而且演奏得四平八穩。Eschenbach的演奏應該是速度略快,相當乾淨俐落,推進得很流暢,而又在某些地方暗藏機鋒,意外地突出某個聲部或樂器,相當精彩而又趣味盎然。 我對當代作曲家的音樂不會特別排斥,但說實話也絕不會抱著期望去聽。對於音樂演奏詮釋,我認為起碼的標準是不要無趣,也就是不要照章行事或是用自動模式演奏。如果沒有任何特別之處而樂團控制又不特別出色,那我何不在家聽聽唱片就算了。以這個標準來看,現代音樂通常是不會無趣。用刀去刮玻璃所發出的聲音當然可算特別,但喜不喜歡是另外一回事。我不是說這首小提琴協奏曲聽起來像是玻璃被折磨所發出的哀嚎,但我真是從來沒聽過也沒想像過小提琴可以這樣使用。 下半場的舒曼應該算是洗練的正統演奏,但總讓我覺得有點美中不足。我想這是因為聽慣了特定的錄音,受到某種程度的洗腦。很久以前我一直覺得舒曼的交響曲是雞肋,一直到聽了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的那個現場錄音。在那個演奏裡他的速度控制異常地自由,在同一個樂章裡也並不完全依照一致的速度指示,而在區段間快慢相間自成段落。在整體效果上,聽起來像是打破了樂章的界限,讓全曲聽起來像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一個音樂上的 "perpetual motion"。 對藝術的見解總是主觀的,我覺得Eschenbach的速度變化不夠自由,而本地樂評卻認為他的舒曼速度不夠統一,對海頓有頗多批評,但是對Salonen的小提琴協奏曲和小提琴家倒是給予好評。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