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瓦哈拉的塗鴉簿 Hahn / Nézet-Séguin / Philadelphia, 5/1/2013 (May 7, 13) | ||||||||||||||||||||||||||||||||||||||||||||||||||||||||||||||||||||||
Hilary Hahn, violin Yannick Nézet-Séguin, conductor Philadelphia Orchestra Korngold: Violin Concerto Bruckner: Symphony No 7 5/1/2013 8:00 PM Kennedy Center 這是本季聽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很不壞的演出讓這個樂季畫下完美的句點。 好像是第一次聽 Hahn 的協奏曲,才發現她的音量其實可以相當大。 這首協奏曲聽起來簡直像美國電影配樂(好像也真的就是電影配樂),第三樂章聽起來像是 Copland 的 Rodeo 改寫成加上小提琴的加強版。雖然整體來說嚴肅不足,但絕對好聽有餘。有很多段落能讓獨奏提琴和樂團發揮,聽得相當過癮。Hahn 穿著一件金色亮片貼身剪裁的小禮服,襯托得身材相當美好。 好像有很多年沒聽過費城樂團的音樂會,一方面是基於遠來和尚會念經的迷信,另一方面是主辦單位的訂價策略,費城和 RCO 同樣票價,當場興趣就淡了下去。這次會去聽倒不是為了 Hahn ,而是大型樂團的聯票,但聽了之後倒很高興沒有錯過。從協奏曲剛開始沒多久我已經覺得這是個好樂團加上好指揮,也很難得一直持續到 Bruckner 結束都沒讓人失望。下半場的 Bruckner 一開始的大提琴主題一出來立刻把人煞到,音色絕美。我也有點意外費城的銅管很強:我指的是絕對音量的強度以及不會讓聽者擔心吹破走音,充滿信任感的強度,那感覺很像80/90年代的芝加哥交響樂團。但以演出結果來說,銅管部的強固然不是壞事,但也未必帶來絕對的好處。為了平衡銅管的強音,其他聲部,尤其是小提琴,必須卯起來拉出強音,使得大部分的時候整個樂團的聲音太強,而且帶來高壓力的緊張感,耳朵的負擔很大。我坐第七排,先前在同樣座位聽的幾場音樂會,包括 Dudamel 的 Alpine Symphony 和 Jansons / RCO 的馬勒一號,都沒讓我有音壓太大的感覺,而我也不覺得 Bruckner 7 應該從頭強到尾的音樂。如果音量動態能更有彈性些,而不是過度傾向於強音,我想效果會好很多。另外再稍微雞蛋裡挑骨頭一下,我覺得好聽的 Bruckner 是要讓不同的樂器聲音完美融合在一起,也許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弦樂主導,但應該聽到一整片交織融合具有不同質感,豐厚綿密有如波斯地毯般的音場。換個方式形容,有點像是在天鵝絨上用絲線刺繡。當然, Nézet-Séguin 不是卡拉揚而費城也不是維也納或柏林,老是和昔日榮光做比較既沒用處也沒好處。我的確覺得這是場精彩的音樂會, Nézet-Séguin 和費城樂團應該會有值得期待的將來。 如果沒記錯,上次聽費城應該是90年代,Sawallisch 指揮, Pollini 獨奏的 Brahms 一號協奏曲,略帶壓抑的狂飆。Sawallisch 今年初剛過世,節目單上還印著這一季 Sawallisch 仍然是費城樂團的桂冠指揮。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
| ||||||||||||||||||||||||||||||||||||||||||||||||||||||||||||||||||||||
瓦哈拉首頁 | 前一則 | 後一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