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包威爾湖 (Lake Powell and 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石化森林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 阿卡迪亞, 緬因 - 火島, 紐約 - 麥克亨利堡, 馬里蘭 - 阿薩提格, 維州-馬里蘭 • 仙納度, 維吉尼亞 - 威廉王子森林公園 , 維吉尼亞 - 藍嶺公園路, 維州-北卡 • 大煙山, 田納西 • 坎格瑞沼澤, 南卡 - 普拉斯基堡, 喬治亞 • 畢思肯, 佛羅里達 • 沼澤地, 佛羅里達 • 海龜, 佛羅里達 • 庫雅荷加谷, 俄亥俄 • 皇家島, 密西根 • 探險家, 明尼蘇達 • 猛獁洞窟, 肯塔基 - 傑佛遜國土擴張, 密蘇里 • 温泉, 阿肯色 • 羅斯福, 北達科塔 • 風穴, 南達科塔 • 惡地, 南達科塔 - 總統石像, 南達科塔 - 寶石洞窟, 南達科塔 • 瓜達洛普山, 德州 • 大彎, 德州 • 黃石, 懷俄明 • 大提頓, 懷俄明 - 魔鬼塔, 懷俄明 - 化石丘, 懷俄明 • 洛磯山, 科羅拉多 • 大沙丘, 科羅拉多 • 甘尼生黑峽谷, 科羅拉多 • 維德台地, 科羅拉多 - 恐龍, 科羅拉多 - 科羅拉多, 科羅拉多 - 佛羅瑞珊化石, 科羅拉多 • 卡爾斯貝洞窟, 新墨西哥 - 卡普林火山, 新墨西哥 - 白沙, 新墨西哥 - 阿茲特克廢墟, 新墨西哥 • 拱門, 猶他 • 布萊斯峽谷, 猶他 • 峽谷地, 猶他 • 頂礁, 猶他 • 錫安, 猶他 -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 天然石橋, 猶他 - 紀念谷, 猶他 - 包威爾湖, 猶他 • 大峽谷, 亞利桑那 • 石化森林, 亞利桑那 • 仙人掌, 亞利桑那 - Canyon de Chelly • 大盆地, 內華達 - 米德湖, 內華達 • 冰河, 蒙大拿 • 北瀑布, 華盛頓州 • 雷尼爾山, 華盛頓州 • 奧林匹克, 華盛頓州 • 火山湖, 奧勒岡 - 奧勒岡洞窟, 奧勒岡 • 紅木, 加州 - 火山岩床, 加州 • 拉森火山, 加州 • 優勝美地, 加州 - 莫諾湖, 加州 - 魔鬼柱, 加州 • 紅杉與國王峽谷, 加州 • 死谷, 加州 • 約書亞樹, 加州 • 峽島, 加州 • 紐約市 (New York City) • 巴爾的摩 (Baltimore) • 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 聖路易 (Saint Louis) • 紐奧良 (New Orleans) • 你也許不知道的國家公園 • 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 各地美食 • 萊特建築之旅 • 佛羅里達 野生動物 • 四季之春天 • 四季之夏日美食 • 紐約市中城的耶誕節 • 紐約市植物園耶誕火車展 • 華盛頓特區櫻花季 • 華盛頓特區國家教堂的耶誕節 • 吃在華盛頓特區 • 國家耶誕樹 • 歐巴馬狂熱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Maurizio Pollini, 04/14/2013 (Apr 19, 13) Maurizio Pollini, piano
Chopin:
Prelude in C-sharp minor, op 45
Ballade No 2 in F, op 38
Ballade No 3 in A-flat, op 47
Four Mazurkas, op 33
Scherzo No 3 in c-sharp, op 39
Debussy: Preludes, Book 1
4/14/2013 4:00 PM
Strathmore Music Center
上次看到 Pollini 是三年前,彈全場的蕭邦op 50多以後的曲子。再上回是 2008 年,兩首貝多芬,一首舒曼,加上蕭邦 Mazurkas op 33 和 Scherzo No 2。這場音樂會又是半場的蕭邦,近年來 Pollini 已經不再有新的曲目,而且蕭邦一直是重點項目。雖然是欠缺新鮮感,但實際來聽了後,還是滿足的。就好像會去買唱片的人,也是希望心愛的音樂能一唱再唱,聽它不膩。
聽後的感想和以前沒有很大的差別,大概也寫不出新意。Pollini 真的老了,感覺上出場時走路似乎都不很俐索了。手指的運動技巧,我必須很遺憾地說,真的退化了。他已經無法每次都把顫音或是快速移動的音群照顧周到,現場演奏時聽到缺漏音其實已經是常態,尤其是那些速度稍快的曲子。他的蕭邦吸引人的地方早就已經不是凌厲完美的技巧,而是一種或許可以稱之為意境的抽象概念。我喜歡在精神意義上有足夠留白的蕭邦演奏,我的意思不是那種表象上的休止或是兩個音符之間或斷或續的延伸,而是演奏者不去過度把自己的感情或是自我投射放進演奏之中。這樣的蕭邦,才能讓人有所思。如果以我不負責任的抽象形容,Pollini 的蕭邦之於我像是醉與夢之間的吟詠。上半場最後一首 Scherzo No 3 雖然在技巧上有疏漏,但是一派就是 Pollini 式的熱情,像全副盔甲之下的 Lancelot 。
下半場的德布西前奏曲第一部,我想可以說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豐富的音色,尤其是厚實而有彈性的低頻。我想我會用透明來形容,雖然這個詞往往會被誤會成高頻的成份偏高。Pollini 的德布西不是朦朧的,能聽到清晰的線條,但是在效果上有時卻又是一整片一整團融合起來的特殊音色。也許是我的音響不夠好,在 Pollini 的前奏曲CD上聽起來的感覺和現場有一段差距。對於速度比較快的幾首(#5, #7)稍稍有點慾求不滿,但是速度稍慢的那幾首(像是 #1, #2, #4, #8)好聽極了。他的#8亞麻色髮女子我聽的時候有很特別的感覺,像是主旋律部分是實體,低音部分像影子。而 Pollini 的演奏風格,你也知道,一點都談不上浪漫。我猜他彈前奏曲的速度設定是完全按照譜,像#6和#10以我的喜好我覺得速度太快,#5的節奏感似乎也機械化了點,#9和#12也可以多一點幽默感或是狂態,不過沉沒的教堂音色與氣氛相當好,還是有給它感動到。
儘管全場觀眾賣力鼓掌,我們還是只得到兩首安可,一首德布西的練習曲和一首蕭邦練習曲op 10 no 12,稱之曰革命的那首。
後來看到 Washington Post 的樂評。我很驚訝有人去聽了現場之後,還在滿口稱讚大師技術完美但是演奏有如鋼鐵般冷感不帶感情。我知道專業的樂評不會像我說話這麼白目,通常即使是批評也是混合在貌似稱讚之中以一種你如果沒去現場聽根本就無法了解他其實是委婉批評的外交詞令方式。但是這篇的寫法,基本上是典型的根據那些30年前的唱片中所得到的刻版印象再加上長久以來人云亦云的成見,套用在其實已經不是同一個人的演奏之上。我喜歡年輕的 Pollini ,喜歡他精準完美的手指控制有如six sigma,喜歡他不帶多餘感情甚至不帶任何感情如同精鋼焠煉的刀刃泛藍的反光,喜歡他頑固沒有彈性的節奏感有如石英震盪的頻率。我極度迷戀的,很可能是一個如同神一般不可能的完美性。我還是喜歡 Pollini 的,雖然已經是因為完全不同的原因。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Val (Apr 24, 13)Pollini 和 Bohm 合作的莫札特 #19 #23 是我最喜歡的莫札特鋼協演奏之一。Pollini 的琴音相當有貴族氣,在這個演奏裡速度雖略快但不急。這也端看聽者對莫札特的想像,喜歡精靈慧黠的人也許覺得 Pollini 呆板,喜歡聽老頭老太彈莫札特的又會覺得 Pollini 不夠穩重。這是個非常端莊大方的演奏,陽光歡樂之下卻處處是自制自律,絕不逾矩,像是個大家閨秀在party裡悠遊。 Pollini 一直沒正式出版任何莫札特的獨奏錄音,原因不明。我好像以前曾經炫耀過我的收藏,我有一張音樂會海盜錄音的CD是他彈Fantasia K475, Sonata K457, Adagio K 540, Sonata K576,時間是1979年。我一直很希望聽到他彈更多的莫札特獨奏,不管是CD或音樂會都好。 suzy (Apr 23, 13)>>他彈協奏曲嗎?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1 >>我很希望能聽到他彈莫札特的獨奏曲。 願聞其詳! 我的印象裡,沒辦法把他和莫札特連結在一起,鎖以蠻好奇的XD Val (Apr 23, 13)他彈協奏曲嗎?我很希望能聽到他彈莫札特的獨奏曲。 Suzy (Apr 21, 13)>>我喜歡在精神意義上有足夠留白的蕭邦演奏 我也很喜歡. 很巧的,幾年前聽Feltsman的蕭邦我也用類似的詞來形容他. 我們周末要去聽波里尼的莫札特. 我告訴自己: 要用心去聽,不是用耳朵去聽.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先入為主吧?!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