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拉森火山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大彎 (Big Bend National Park)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新留言:(04/09 以後)
Remembering Pollini  (04/11)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Royal Concertgebouw / Mariss Jansons, 2/12/2013  (Feb 13, 13)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of Amsterdam

Mariss Jansons, music director

Leonidas Kavakos, violin

BARTÓK - Violin Concerto No. 2

MAHLER - Symphony No. 1

Kennedy Center

2/12/2013 8:00PM

印象裡這是我第一次聽 RCO 的音樂會。他們隔幾年會來一次,但先前因為機緣不巧都沒聽成。一開始還在對曲目挑三撿四,嫌巴托克不好聽,馬勒一為何不改成五六七。後來還是乖乖買票,所以成熟的人還是不要對品味太過堅持,否則什麼都得不到。

因為是套票,我仍然坐在和上回聽 Dudamel 同樣的座位,大約第七排,舞台右側四分之一。寫到這裡突然想起我這次的視線好像略微高過團員的小腿,似乎是因為 RCO 沒有另外加木頭架來墊高弦樂部,不知道這樣對聲音會有什麼影響。RCO的配置是第一第二小提琴在左,往右是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樂部的安排略微扁平,縱深不多,但是往左右延伸。我的感覺上管樂部似乎放在偏後方,和弦樂部好像有一點點距離,但因為我的座位太低看不到那麼深而無法確定。此外豎琴的擺位也很特別,巴托克協奏曲時豎琴在一二小提琴中間,而且位置相當前面,不像一般樂團把豎琴放逐到左後方很遠的一隅。我非常相信這些安排都有道理,不會只是交給音樂廳工作人員然後說一切就拜託你們了。

因我寡聞,獨奏小提琴家未聞其名。他的造型幾乎吻合我想像中的文青外貌:高瘦,穿合身的黑色簡單無多餘剪裁的衣服,戴深色框眼鏡,留一頭清湯掛麵的及肩長髮(他是男的)。節目單上照例介紹了他的琴,反正不外乎某某 Stradivarius 。這年頭小提琴家用的琴如果叫不出字號,彷彿整個人就遜下去了。結果..他的演奏非常出色。我真是太愛我的座位了,聽小提琴協奏曲好像從來沒有這麼清晰明白過,連極弱音時的擦弦都能聽到,獨奏與樂團也始終保持聲音的平衡,不像以前我聽協奏曲時常常在看獨奏者賣力表演默劇。我對巴托克不熟,這首音樂聽來頗邪乎,應該不會是以容易拉而出名。

這時候我總會想:如果能讓我在演奏進行中任意換座位那有多好啊。其實我只是想知道在同樣的演奏之下在不同座位所聽到的音響差異,過去的經驗都是在不同座位聽不同的音樂家,雖然知道差異,但無法確定主要影響因素到底是座位,還是音樂家的演奏本來就差很多。延伸這個論點,其實有時候聽一張CD覺得演奏不夠精彩,原因也有可能只是因為錄音欠佳,或是與音響搭配無法重現出原本該有的聲音。當然這也有反面例證,因為也存在那種錄音很差但是能聽出是好演奏的唱片。我一直在尋找原因,但還沒有任何能成立的假設。

比如說,為什麼我覺得 Jansons / RCO 的馬勒一號CD不及現場聽到的精彩,即使那也是個現場錄音,而且他們的主場大會堂音樂廳的音效應該是遠遠勝過 Kennedy Center。雖然RCO自產自銷的CD/SACD錄音其實不錯,但我覺得有很多細節,在錄音裡頭被抹平了。而楊頌斯的音樂風格,至少以他和RCO合作的馬勒來說,並不是那種大鳴大放熱力四射的圖個痛快,優點其實是在細膩的聲部平衡與音色變化,我覺得他的音樂在唱片上有可能會被低估。

楊頌斯的馬勒一速度算是中庸,現場和CD沒有很大的差別。沒有明顯感覺彈性速度,算是相當一致,但一二樂章快要結束前的加速頗讓人印象深刻。嚴格說來音樂的高潮並不是用速度,甚至也不全然是用音量所製造出來的。用音響的說法,其實高潮處並不爆棚,但絕對滿足,相當健康有機。楊頌斯顯然對聲音相當挑剔,也有他自己的美學觀點。

如果說這是個細膩精緻的馬勒,固然是一點都沒錯,但很容易被誤會成是個美聲的演奏,其實並不。馬勒交響曲的特色之一是同一樂句內迅速的音色變化,這是用不同的樂器以接力方式演奏一段旋律所造成的效果,理論上音量應該要一致,不該忽大忽小。但是實際上如果先天音量小的樂器要奏出同樣強的音,很可能會超過悅耳的極限。此外,如果樂譜上安排了短笛在管弦強奏的段落發聲,用正常的音量必然是被淹沒而無聲無息,要吹到能被聽見,就必定是尖銳突刺。敬業優秀的演員不能只願意或是只會演美女,演奏馬勒交響曲也要敢於醜陋。

如果說 RCO 的特色就是沒有什麼特色,這話聽來不像是什麼好話,卻是我由衷的推崇。他們的聲音真的是可以用中性透明來形容,坐在觀眾席可以清楚聽到每個發聲的樂器,每個聲部線條,以及相同樂器不同演奏方式(小喇叭加弱音器,管樂正常音和咆哮,弦樂運長弓,斷奏,撥弦..)所發出的所有聲音,沒有任何含混模糊也沒有任何聲音被壓過。他們是一組精密儀器,指揮可以做任何微調而樂團完全回應。

楊頌斯的馬勒相當可聽,音響性極佳,音樂處理不會像前任 Chailly 和 RCO 錄的那套馬勒那麼冰冷,也不會像 Bernstein 或 Barbirolli 那麼熱情。RCO自行產銷的 RCO Live 品牌錄音其實有相當高的水準,再加上好樂團好指揮的品質保證。

此外對於重度 RCO 樂迷或是對收藏有癖好的人士,我大力推薦 RCO Anthology 這個系列。基本上是RCO歷年來的廣播錄音,大致以每十年做區隔發行一套CD,每套14張幾乎都是70分鐘以上的CD,全都是RCO音樂會現場錄音,由製作單位挑選最具代表性或影響力的指揮與演奏。我從1960-1970的第三輯開始買,剛開始是因為某些獨門的演奏錄音別處根本沒得買,後來聽上癮,一路追購到2000-2010的第七輯。除了定價有點貴以及第一三四輯已經絕版賣得毫無人性的貴之外,我覺得非常滿意。聽這些錄音你才會知道RCO其實也有熱血沸騰的演奏,而且曲目的寬廣保證聞所未聞。對於廣播錄音很多人最大的疑慮會是音效能聽嗎?這裡頭固然有些錄音很糟糕(像孔德拉辛指揮 Rachmaninoff Symphony No 2 和 Scriabin Symphony No 3),但大部分都在水準之上,其中有不少聲音極度自然,所謂發燒唱片也不會比這些更強。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May 13, 13)
Radio4有一些RCO的演出可以線上聽
http://concerthuis.radio4.nl/zaal/3/Orkestmuziek_zaal/391/eerder_uitgelicht/

Scroll down to bottom for Chailly & Sir Colin Davis' concerts.

Val  (Mar 20, 13)
很巧你提到工會排練時間和MTT,SFS現在正在鬧罷工,取消了原本這個周末要在DC演出的馬勒九。

我覺得聽古典音樂的人應該想辦法發揮影響力,而影響力的展現除了購買行為之外,我認為聽音樂的人有權力和責任發出聲音,利用社群或媒體做出誠實的報導,喜歡的就用力稱讚,難聽的就大聲痛罵。我總感覺大部分的人習於隱惡揚善,台灣的社會主流似乎仍習於製造神話或傳奇,但是光有一面倒的稱讚而無法做出客觀建設性的批評,最後必然會造成墮落。

(Mar 20, 13)
時代也不一樣了
一方面工會也不允許超長的排練時間
一方面指揮家也忙著趕場,哪有太多時間給一個樂團
現在幾乎已經沒有指揮是專職一個樂團的
一時間想得到的好像只有MTT, Rattle
那個樂團/指揮有自己聲音的時代已成過去式了

Val  (Mar 13, 13)
我看過一種說法,認為從前的樂團有XX Sound而後來的樂團聲音趨向同質化,原因是排練時間太少,指揮沒能把他對音樂的想法清楚解釋給團員。像VPO這樣美聲重弦樂的團其實是兩面刀,使用得當有加成效果,但是自動演奏的時候聽起來就無趣極了。

(Mar 12, 13)
不少人說VPO會自動演奏,如果他們不喜歡那個指揮的詮釋
從某方面來說是保留傳統
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Celi說得不受教
現在的樂團傾向同質化
VPO保留傳統也不見得是壞事

Val  (Mar 10, 13)
我剛好前一天才又去「南方音響」網站看了 Thielemann 音樂會那篇網誌,文中也剛好提到 Ozawa/VPO 來台音樂會的 Brahms 4,以及「布拉姆斯沒有來」。我聽過若干次VPO和不同指揮的音樂會,覺得這個團雖然是天團,但有時真的會店大欺客。

(Mar 9, 13)
聽過RCO第一次訪台的音樂會
RCO的聲音真的是漂亮,我覺得比當年稍晚由Ozawa指揮的VPO聲音更好

Leonidas Kavakos看來跟RCO合作過多次了
Youtube有三個他和RCO的錄音和錄影 (Bartok 是其中之一)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