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大彎 (Big Bend National Park)

優勝美地 (Yosemite National Park)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新留言:(12/08 以後)
懷恩堂週五音樂會 8/9/2024 王傑 中提琴  (12/20)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誰還聽阿拉貝拉?  (Jan 24, 13)
誰還聽阿拉貝拉?

不聽神話故事,但是繼續來聽李察史特勞斯和 Hugo von Hofmannsthal 的合作作品,也是他們最後一次的合作, Arabella 。像他們這樣有口碑又有票房的搭檔拆夥,總讓人好奇是不是有什麼幕後八卦。但其實真正原因倒是很單純,完成這齣歌劇劇本之後不久霍夫曼史塔就因為中風而過世。

這齣歌劇是個喜劇,劇情雖然和玫瑰騎士不同但是感覺神似,都對貴族的醜態極盡嘲諷,但是嘻笑之後,結局卻都是餘韻無盡,甚至可以說感人至深。我要說劇本寫得高明,因為一般歌劇你只要看看故事大綱,劇情發展就能掌握九成以上,整齣歌劇的進展也多半是像簡介那樣平鋪直敘地展開直至結尾。阿拉貝拉我先看了大綱稍微了解劇情和每一幕的情節,當時覺得這故事還算有趣,劇情安排也還合乎情理,但整體來說也並不特別,和莫札特羅西尼那些無腦喜劇的劇本好像也沒多大差別。等到跟著劇本台詞聽唱片,才發現說故事的方法有時候比故事本身更重要。通常在寫簡介時因為要精簡篇幅,有時候必須要改寫成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描述事件,有些其實很重要的細節也可能因為寫簡介者的取捨而省略,當然所有事先安排好的伏筆效果也完全都不見了。我本來想用我的方法來寫簡介,後來意識到我的才情和霍夫曼史塔應該是相去甚遠,就不浪費力氣了,放兩個連結供參考:

Wiki: Arabella

歌劇之旅 - 阿拉貝拉 (Arabella)

以下有關於劇情的雷,你如果不想提前知道,可以就此打住。

我假設你已經去看了劇情大綱或是已經熟悉故事。在第二幕開頭男主角曼綴卡在介紹他的產業以及家鄉時不經意提到了他們那裡的傳統習俗,男女婚嫁時女方如果答允這樁婚事,新娘會拿一杯水給新郎,做為答應定情的表徵。第三幕曼綴卡因為一連串的誤會而認為阿拉貝拉不貞而且騙婚,即使她不斷否認仍不相信。後來誤會澄清,曼綴卡悔恨自責不已,並且以為已經失去阿拉貝拉。阿拉貝拉向侍者要了一杯水,上樓走回房間。侍者把水送到房間,阿拉貝拉接過,瞥見曼綴卡仍然在樓下懊惱。這時她拿著水杯走下樓台,唱出這段獨唱:

It's good that

you haven't gone yet, Mandryka.

I meant to drink the glass of water

all on my own,

to forgetting

all the nastiness there's been,

and then go quietly to bed

and not think about you and me anymore

till it was daylight above

once again.

But then,

when I perceived that you

standing here in darkness,

a great power struck me

to the heart from above,

and I knew I was not intended to refresh

myself with drinking:

no - I am refreshed already by the sense

of my good fortune,

and this untasted draught

I offer to my dear one

on the eve of my

girlhood's ending

然後她獻上那杯水。剎時間我覺得人世間的浪漫愛情忠貞寬恕,種種高貴情操,就在這短短一兩分鐘的幾句話之間。而表現出這樣情操的人並不是聖賢豪傑,只是個有缺點,意志並不那麼堅定,完全不是英雄的普通人。

片頭唱片的封面設計畫的就是阿拉貝拉獻水的場景。

霍夫曼史塔也是個詩人,即使我不懂德文,也能聽得出歌詞裡有很多像詩的節奏感和壓韻。我比較了英文和德文歌詞,發現英文其實已經失去了一些原味。

好像到現在還沒提到音樂。這齣歌劇雖然不像玫瑰騎士那麼出名,管弦樂格局也不像莎樂美伊蕾克特拉沒有影子的女人那麼壯觀,但是仍然有可觀之處。聲樂上來說,阿拉貝拉在第一幕結束時唱的那段曲,從徬徨不安到自信滿滿,整個情緒的變化,管弦樂和聲音表情的變化非常傳神。加上我先前提到的全劇結尾,雖然史特勞斯並不以譜出能傳唱千古的詠嘆調為目的,這些獨唱段落應該是能給聽者帶來同樣的感動。

劇中的配角 Fiakermilli 是個謎一般的角色。這個角色需要一個花腔女高音,而且唱法完全是義大利式炫人的花腔。我覺得李察這人的音樂皮裡陽秋,聽到這段落不由想起威爾第的茶花女舞會場景,只是不知他是想要致敬還是嘲諷。傳統上都是找個二流女高音用粗鄙的唱腔演唱,但是 Natalie Dessay 在大都會歌劇院首次登台唱這角色的唱法卻是雅而不俗,博得很多人稱讚。

另外一段我覺得非常有趣的管弦樂是第三幕開場前的類似序曲的三五分鐘長的音樂,這段音樂不管是以情節或是內容,所描述的都是兩情相悅的一對男女獨處於暗室中的旖旎風光,聽者可以自行發揮想像力,試著聽到些什麼。

我不知道李察史特勞斯是不是第一個在戲劇裡搞置入性行銷的人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得到任何廣告費,當我聽到 Moët Chandon 第二次出現的時候真是對他佩服極了。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目前尚無留言。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