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大彎 (Big Bend National Park)

白沙 (White Sands National Monument)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新留言:(12/08 以後)
懷恩堂週五音樂會 8/9/2024 王傑 中提琴  (12/20)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綠色恐怖  (May 4, 12)

對於針對塑膠袋收費的所謂環保稅,我的不滿已經累積很久了。這篇算是論說性質的抱怨文,用我高中程度的常識來檢視一些政府以及環保人士所灌輸給社會大眾的說法。

商家提供的丟棄式購物袋,也就是一般說的塑膠袋,大部分是用聚乙烯製造的。聚乙烯是乙烯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乙烯是烯烃類化合物,而烯烃是裂解精煉汽油過程中的副產品。

汽油的主要成份是烷烃類化合物,屬於飽和烃,由碳-碳與碳-氫單鍵構成。烯烃類化合物指的是含有C=C(碳-碳雙鍵)的碳氫化合物,屬於不飽和烃,雙鍵中有一根易斷,容易產生反應改變性質。烯烃雖然也能做為燃料燃燒,但能源密度較低,而且不容易完全燃燒,氧分子不夠時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或碳(黑煙),而且容易在引擎裏產生積碳的問題。也因為碳原子的比例比汽油主要成份的烷烃類(碳-碳單鍵碳氫化合物)來得高,即使能完全燃燒,也會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現代國家在規範汽油成份時都會規定烯烃類的最高比例,主要是因為污染與環保。

該如何處理或運用這些烯烃類副產品?煉油廠可以加催化劑使異丁烷和丙/丁/戊烯通過烷基化反應來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組成成份。這個過程的成本相當高,所以目的並不是為了生產燃料,而是因為烷基化異丁烷之後所得到的抗震爆特性。只要比較加油站裏普通汽油(87辛烷值)與高級汽油(93辛烷值)的價差,大概就能猜到烷基化的成本。而且烷基化用的催化劑一般是氫氟酸或硫酸,都會產生處理與環境污染的問題。

烯烃類最有經濟價值的用途,就是做為石化工業原料,聚合成高分子,做成各種塑膠製品,或是添加其他元素做為其他原料。塑膠袋主要是用低密度聚乙烯製造,是熱塑性塑膠,回收分類代碼是4,比較起其他各種塑膠原料,它算是相對無毒性,容易處理,也能夠回收的產品。但它最被批評的地方是因為太方便又太便宜,所以使用量和產量都大,很多人隨意丟棄,造成汙染。而政府覺得光是宣導教育人民無法達到降低汙染的效果,又不願意花錢認真做好回收再製,因此從經濟學觀點發明了膠袋稅,以懲罰使用者來企圖達到降低使用需求的效果。

如果膠袋稅當真達到嚇阻人民使用塑膠袋的效果,有兩件事可能會發生:

1. 人民改用替代品。很多人改用所謂的環保袋,就算這些多次使用的環保袋當真環保並且容易被回收(這一點非常值得懷疑),但因為多次使用,勢必經常需要清洗而浪費大量的淡水資源。清洗過程所使用的清潔劑與污物會被排入廢水,最後還是需要被處理,或是被直接排放到地下或海裏。也有人改用紙袋,這會造成紙的需求增加,紙價上漲,也許能鼓勵多回收紙張,但同時也必然鼓勵大家多砍樹。

2. 低密度聚乙烯因為需求量過低而沒人願意製造,但是因為全球對汽油的需求量沒有降低,所以烯烃類原料的供應並沒有降低,於是石化廠改生產其他種類的產品,比如像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等。這些產品密度與生產成本都較高,也會產生其他環保問題。

如果環保人士真的成功達到消滅塑膠的目的,除了對石化工業造成的衝擊之外,為了替代塑膠的需求必然造成其他原物料的需求增加與價格上漲。而且因為煉油的副產品失去市場,必然會造成汽油價格大幅上漲。

如果最終目的是控制與降低人類對地球造成的負面影響,最有效的手段莫過於讓原油與燃料油的價格上漲到所有國家的經濟成長停滯,實行全球節育控制人口成長,全球性饑荒,與傳統戰爭。一面大談經濟成長人類文明人道關懷反對墮胎節育而一面卻又大談環保節能減碳,在我看來不是偽善就是笨蛋。

坦白說從環保的觀點來看,我並不在乎油價上漲個四五倍或是民生用品價格上漲個兩三倍,因為我還負擔得起。我很好奇的是環保人士和定政策法律的政府機構,是不是了解這可能的後果並且願意承擔。不管是付膠袋稅或是承受價格上漲的經濟衝擊,受害最大的絕對不是高所得的少數族群,而是大部分中低收入的一般民眾。

當然事情很可能根本就不會那麼嚴重,因為膠袋稅的政策很可能完全無法降低塑膠的使用。那麼這個政策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給人民找麻煩,而成果只是個屁。

我並不是不支持環保,我只是覺得很多人過於天真又一廂情願,推動了一些會影響所有人的政策卻不知道自己在玩火。當綠色變成一種自我標榜和壓迫別人的階級區隔,它就變成一種恐怖。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目前尚無留言。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