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麥克亨利堡 (Fort McHenry National Monument) 庫雅荷加谷 (Cuyahoga Valley National Park) • 阿卡迪亞, 緬因 - 火島, 紐約 - 麥克亨利堡, 馬里蘭 - 阿薩提格, 維州-馬里蘭 • 仙納度, 維吉尼亞 - 威廉王子森林公園 , 維吉尼亞 - 藍嶺公園路, 維州-北卡 • 大煙山, 田納西 • 坎格瑞沼澤, 南卡 - 普拉斯基堡, 喬治亞 • 畢思肯, 佛羅里達 • 沼澤地, 佛羅里達 • 海龜, 佛羅里達 • 庫雅荷加谷, 俄亥俄 • 皇家島, 密西根 • 探險家, 明尼蘇達 • 猛獁洞窟, 肯塔基 - 傑佛遜國土擴張, 密蘇里 • 温泉, 阿肯色 • 羅斯福, 北達科塔 • 風穴, 南達科塔 • 惡地, 南達科塔 - 總統石像, 南達科塔 - 寶石洞窟, 南達科塔 • 瓜達洛普山, 德州 • 大彎, 德州 • 黃石, 懷俄明 • 大提頓, 懷俄明 - 魔鬼塔, 懷俄明 - 化石丘, 懷俄明 • 洛磯山, 科羅拉多 • 大沙丘, 科羅拉多 • 甘尼生黑峽谷, 科羅拉多 • 維德台地, 科羅拉多 - 恐龍, 科羅拉多 - 科羅拉多, 科羅拉多 - 佛羅瑞珊化石, 科羅拉多 • 卡爾斯貝洞窟, 新墨西哥 - 卡普林火山, 新墨西哥 - 白沙, 新墨西哥 - 阿茲特克廢墟, 新墨西哥 • 拱門, 猶他 • 布萊斯峽谷, 猶他 • 峽谷地, 猶他 • 頂礁, 猶他 • 錫安, 猶他 - 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 天然石橋, 猶他 - 紀念谷, 猶他 - 包威爾湖, 猶他 • 大峽谷, 亞利桑那 • 石化森林, 亞利桑那 • 仙人掌, 亞利桑那 - Canyon de Chelly • 大盆地, 內華達 - 米德湖, 內華達 • 冰河, 蒙大拿 • 北瀑布, 華盛頓州 • 雷尼爾山, 華盛頓州 • 奧林匹克, 華盛頓州 • 火山湖, 奧勒岡 - 奧勒岡洞窟, 奧勒岡 • 紅木, 加州 - 火山岩床, 加州 • 拉森火山, 加州 • 優勝美地, 加州 - 莫諾湖, 加州 - 魔鬼柱, 加州 • 紅杉與國王峽谷, 加州 • 死谷, 加州 • 約書亞樹, 加州 • 峽島, 加州 • 紐約市 (New York City) • 巴爾的摩 (Baltimore) • 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 聖路易 (Saint Louis) • 紐奧良 (New Orleans) • 你也許不知道的國家公園 • 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 各地美食 • 萊特建築之旅 • 佛羅里達 野生動物 • 四季之春天 • 四季之夏日美食 • 紐約市中城的耶誕節 • 紐約市植物園耶誕火車展 • 華盛頓特區櫻花季 • 華盛頓特區國家教堂的耶誕節 • 吃在華盛頓特區 • 國家耶誕樹 • 歐巴馬狂熱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天堂概念 (Sep 5, 11) 不同宗教對於俗世生命結束之後的生命最高狀態,也就是天堂或者類似的所在,似乎有相當多類似之處。幾乎在所有宗教裏這種生命的最高狀態都是永恆的存在,沒有生老病死的循環,也沒有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在這個概念之下,宗教教義大多鄙棄人世間短暫的富貴尊榮,也都鼓勵世人或多或少犧牲一些俗世的享樂,在精神上把自己準備好,以便現階段生命結束後能進入這個更高的位階。對於各種投資的概念,我向來抱著樂觀而且不計短期盈虧的態度。但是因著些自以為是的智慧障礙,或者簡稱智障,我對天堂的概念還是存在著不少疑惑。最大的疑惑之一,就是這些天堂子民或是佛國淨土的居士們,平時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又是如何安排無窮盡歲月裏的時間。
當然這有點像是語冰於夏蟲,你可以簡單地說沒到達那個境界的人沒辦法了解那是怎麼回事,就好像一般人以為CEO的工作只是社交和打高爾夫球。我仍然疑惑當信徒已經達到教義上的終極狀態之後在心態上要如何調適,到那時是會有新的宗教提供至少一種更高的目標?還是該地的子民隨自身意願做或不做任何事?或是仍受限於原本宗教教義上的其他責任義務,像是繼續修法或是廣傳福音渡更多的人?更根本的問題是:每個生命是在自主自己的生命與時間表,還是受制於更高層的教義法則?所有的感覺都是相對的,永恆喜樂也就是沒有悲傷,也就是無喜無悲。如果永遠都笑嘻嘻,豈不是像個傻瓜一樣?
另一個也許只有反社交者才會有的疑問,是基於所有宗教中的終極境界都是信眾獨享的。也就是說基督教徒只會進天堂,不會去佛教徒的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我去了個法喜充滿的所在,那兒有沒有人能了解我,如果我說起把Star of the County Down和「祝英台」合成一首音樂的狂想,#E2E2C0和#E5E580的微妙顏色差異,或是其他無聊的玩笑?你知道,在人世間我們至少有離婚的法律,與朋友絕交沒有懲罰,而且頂多只需要忍受不到一百年,而不是永恒。
我最不能了解的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不了解你將來會成為什麼狀態的情況下就成為信徒,這就好像在不了解合約的情況下就簽了名一樣。合約上寫清楚的東西都已經有風險存在,更何況是沒寫出來或是沒人理解的。
小能力如吾等者,只能希望天堂就在自己的心中。我一直很羨慕欽佩那些能打破日常生活常軌,去追求自己心中理想或是快樂境界的人。我總覺得靠自己的力量,不管多麼有限或是多麼微薄,都比靠神佛來得可敬。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Val (Oct 19, 11)對於天堂,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幾乎所有宗教裏的天堂都是和人間非常不一樣的環境,所以天堂對於那些對現實生活不滿意的人會有最大的吸引力。好比說那個中華民族的偉人,嬴政先生,就絕不會嚮往天堂,他想要的是長生不老永垂不朽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天堂再好也比不上當皇帝威風。所以心靈空缺是有的,生命短暫無常誰都無法改變,但是有了天堂是不是能解決所有煩惱?這事我還沒想通。 而且所有宗教的天堂或多或少都有個挑選的過程,並不是所有教徒都能進去。我當然相信所有宗教都鼓勵大家從善當好人信仰堅定,也並不覺得淨化心靈準備好上天堂是壞事。但是處在一個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有共同的目標信念,人人都光明樂觀開朗,這個概念不知為何,讓我覺得很黯然。如果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做自己覺得對的事,一不小心變成了別人口中的聖人,那我並不介意。但如果一心因為想當聖人上天堂永恆喜樂,而把自己套進教義裏守十戒百戒千戒,好像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我睡覺打呼,捐錢小氣,喜歡看Victoria's Secret,會說粗話罵人,而我不想因此覺得有什麼羞愧,也不打算做太大的改變。 Val (Oct 19, 11)我也常沒看合約就簽名,像Apple iTune使用者條款,平均一兩個月改一次,每次都要求使用者click”我同意”,而整個條款有五六十頁,誰有那種美國時間一頁一頁讀。就算讀了,這種律師寫給律師看的東西,正常人絕無法了解為什麼同樣的事要說幾十頁。不過人間的合約大概都還有個譜,不至於說你同意了的Apple使用者條款第58頁被偷偷放進了你同意無條件貢獻10%年收入給Apple,而被法院強制執行。 不過對於package VS single order,我的疑問是那些你沒想要但是跟著package一起來的,是可以自由放棄不要,還是強迫中獎?像那個願望猴神的故事,會不會許願要發財,願望實現,才發現錢原來是親人的意外保險理賠? Belle (Oct 18, 11)我自己是基督徒啦,所以我認為許多宗教都有類似"天堂"的這種概念不是偶然,而是人心中冥冥的都有這種嚮往。這種嚮往是造物者放在人心裡的。 好像有某位有名的人物曾經這樣說過: "人心裡的空缺只有造物者自己可以填滿。" 因為有好多事情人努力了大半輩子,到頭來也是帶不走。比如說親情好了,不管我們再多的愛我們的家人,時間到了就是該走的時候。好在基督徒相信我們到一切都過去以後還會在天堂相見。 itchiang (Oct 17, 11)不了解合約的情況下就簽了名一樣這種事我還蠻常做的,比如租車還是check in motel常有一堆initial,不清楚是不是每個人都看仔細了所有字才簽。不過這不重要,重點可能是沒有任何一種信仰或是不信仰可以滿足人的所有一切,所以只要最需要的那一或幾項有得到滿足,其他只要不是太誇張都可以接受。所以信天堂者可能未必真在乎是否有天堂,他們可能只是在那環境找到他們要的溫暖、信心、人生目標、存在價值或是其他。或者是說,宗教就跟麥當勞一樣,提供的是package,不只是單點。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