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約書亞樹 (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

奧林匹克 (Olympic National Park)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以貌取人的藝術評論  (Oct 2, 11)

在網路閒逛時看到一則花邊新聞。王羽佳今年(2011)八月在洛杉磯開音樂會彈Rachmaninoff Concerto No 3,會後LA Times刊了一篇樂評,其中對她的禮服順便做了點評論,大意是說她穿的禮服既短又緊,如果布料再少一點點,主辦單位很可能需要限制18歲以下的觀眾需要有成人陪同才能入場。照片如下:

以貌取人的藝術評論

這是其中一篇追蹤報導: A gown that's off-key or in perfect pitch?

雖然我覺得樂評去評論服飾有點撈過界,但也沒什麼立場去責難。我自己也常常以衣取人,Vladimir Feltsman的獨奏會我沒去就是因為覺得他宣傳照上穿著designer clothes很礙眼,我對Maisky和Uchida穿著三宅一生上台也頗有些意見。但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去年看到的另一條花邊新聞:

以貌取人的藝術評論

Jenifer Ringer, New York City Ballet 'Sugar Plum Fairy,' says she's not too plump to dance

這則新聞發生在2010年底,紐約時報刊了篇對New York City Ballet的胡桃鉗演出的評論,因為覺得跳Sugar Plum Fairy的舞者Jenifer Ringer稍微胖了些,於是調侃她似乎吃了太多sugarplum ("looked as if she'd eaten one sugarplum too many.")。評論登出後,遭到各方反對意見。

其實我並沒有什麼嚴肅的論點要陳述,老實說也只看了事後的這些追蹤報導,並沒有去看原始的樂評舞評全文。不過在表演藝術的領域,似乎女性藝術家比較容易招致關於外貌衣著的閒話,太美太醜都是罪惡,衣著暴露煙視媚行罪加一等,身材太好或太壞都不對。最好是有人設計出一種制服,藝術家戴上面具上台,而且除了自己專精的表演項目之外,最好是其他什麼都不會也不懂。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Val  (Nov 7, 20)
其實最終極的判斷方法是閉上眼睛只聽音樂,如果還能被音樂打動,那麼穿甚麼或是不穿甚麼就只是浮雲。我猜想古典樂團或音樂家登台服裝傾向「莊重」,可能是從古以來迎合聽眾偏向保守的美學觀點。音樂會的形式本來就包括視覺元素,過於刺激眼睛的服飾會招致批評也在情理之中。

已經很久沒聽王羽佳的音樂會了,不知她最近曲目與風格有沒有改變。我一直對十年前第一次聽到她的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2 印象極深,那是很難得在音樂會裡聽一個從沒聽說過的音樂家演奏一首我基本上不算聽過的作品,而深深被打動的難得經驗。我覺得她的演奏是有明確而強烈風格的,有種特別的節奏感和刺激性。但是這種風格大概無法適用於所有的音樂作品,比如她的蕭邦我就有點無感。或許對她來說,所謂成熟是在於音樂上的「破」與「立」。

碰到喜歡王羽佳的人,我都會推薦 Jorge Bolet 的現場錄音,尤其是 1974 年在 Carnegie Hall 的音樂會。那是超技派鋼琴的某種巔峰。

Manolin Lee  (Nov 2, 20)
早年就拜讀您這篇文章,只是後來才在高雄聽到現場,時隔現在也好幾年了。當晚同去音樂會的有位80歲的老太太,看羽佳一身緊身紅短裙隨著指揮上台時不禁輕呼「好辣」,我的位置很近,確實會被她身體的「動作」分心。她自己曾辯駁過因為年輕當然「炫美」,可是多年過去了,我從YouTube 看到,近年她的服裝,尤其在整個樂團莊重的服飾對照下,偶爾仍然不合適。
不知道她要甚麼年紀才會更成熟。

suzy  (Oct 9, 11)
之前也有看到對王羽佳服裝批評的新聞.現在我蠻好奇他今天的穿著?

orangebach  (Oct 3, 11)
只能說你很在意發言的正當性和有效性,以及證據,所以就會嚴肅起來。不過的確有時候有些言談或文字是像聊天般隨意說說,講來好玩,未必有開啟議題的想法。

女性不管在哪個場域,外表永遠都很容易被看到,然後被當成話題,這似乎是女性必須面對的必然壓力,除非等到時間久到已然不用有外貌顧慮,通常是太老,才會轉而只看到專業這一面。

看完你的文章和回應,我趕緊自我反省一下,覺得好像被檢討一頓。我也會顧慮到音樂家這些外在層面,會想要拿來當個下酒小菜八卦一下。畢竟再嚴肅的音樂會也是表演,總是有很多個角度來看,講些有的沒的,也沒有一定跟演出狀況聯想一氣,但只是講音樂表現,好像也少了點甚麼。

Val  (Oct 3, 11)
新聞上沒說明照片是怎麼照的,看角度應該是在觀眾席中間偏右,中前排照的,高度大概和鍵盤差不多。一般記者不會每場音樂會都坐到前排去照相,不太可能只憑巧合剛好照到照片。我猜這可能是一系列兩三場同曲目的音樂會,首場樂評見報後,攝影記者在後來場次去拍的。

我猜她既然敢穿短裙,演奏時就不會在乎動作太大,專業的音樂家第一優先會是音樂。引起爭議的那則樂評我還是沒看到,但如果評論者承認演奏本身的完成度,或者是雖能列舉技術瑕疵但無法論證出這些瑕疵是來自這套衣服,那麼關於衣服的評論就只是不專業的閒話。在專業分工的社會,大部分讀者去讀這篇樂評的原因是信任LA Times找來寫樂評的人有專業音樂素養,所以不管你是不是同意他對音樂表演的評論見解,還是該尊重,除非你能證明他在胡說。現在這位被信任有專業音樂素養的專家如果要代表LA Times來評論時尚,他最好是能先證明他有這資格。而且他的評論還牽涉道德批判,這類牽涉到立場或意識形態的主題根本就不該被評論。

任何的論說都應該能對討論主題給予明確定義(Definition),包括範圍(Scope),以及假設條件(Assumptions)。以芭蕾舞來說,我能了解評論原則至少包括了舞者肢體動作的技術,與舞伴的協調配合等等。當然這些可以概括成「美感」,但是範圍一旦擴大成美感,評論就無法被精確進行,也無法被比較或討論。以糖梅仙子一事來說,我能了解舞者過胖(其實即使是「過胖」這個評論也並不存在定義或標準)就達不到「美感」的要求標準,但評論是不是會更進一步,開始批評起舞者容貌太醜,年齡太老,甚或心地不夠善良?

不知為何寫著寫著就變得嚴肅起來,我本來只是想把這兩個事件當花邊新聞,順便因為有圖為證,以饗觀眾。

orangebach  (Oct 2, 11)
這個照片的角度很刻意,有誤導的嫌疑;不過過短的裙子的確讓女pianst很難表現。我很好奇yuja這樣怎麼踩踏辦?彈琴畢竟是動作很大的活動,不會沒有SenseOfSafety?

完全同意你對Maisky的服飾評價;我也認為此人著Issey Miyaki實在很礙眼,我一直覺得是shoulder line不對勁,畢竟westerners不太適合沒有shoulder line的剪裁。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