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西嶼 (Key West)

優勝美地 (Yosemite National Park)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隔行如隔山  (Aug 5, 11)

住紐約的時候認識不少音樂家。稱為音樂家純粹是指他們以音樂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謀生,並做為主要收入來源。就有如我現在的工作,如果要稱做是作家或編輯也並無不可。我原本以為多認識些音樂家也許常有機會能向他們討教請益,增加一點自己的音樂造詣,後來才發現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有專業知識並不代表他們真的對自己這一行有興趣,就算有興趣也不代表他們喜歡在休閒時間談論自己的專業,就算願意談論也不代表他們樂意和沒下過苦工卻喜歡吹毛求疵的圈外人囉嗦。有一次聽了場瑕疵甚多的鋼琴獨奏會,回來後和一位音樂家抱怨。我認為鋼琴家應該要練到不彈錯音,他認為這種要求不合理。

「但是站在聽眾的立場我覺得權益受損」,我這麼說。

「你們寫程式難道也要求沒有bug嗎?」他回道,我於是語塞。

音樂家們對音響設施的要求似乎也和業餘愛好者不同。有一次在我住處的party,我介紹一位主修大提琴的美女給我同學認識。那位同學聽很多古典樂也玩音響,他們從大提琴曲和古典音樂聊起,看來相談甚歡。我同學話題一轉,指著我的音響說:「這對Rogers喇叭聽大提琴很好聽。」我心裏暗叫不妙,正想亂以他語,大提琴美女已經回答:「有差嗎?我唯一知道的Rogers是Roy Rogers。」為了避免我同學接不下話場面尷尬,我帶頭用力大笑起來。

我們這些動耳不動手聽音樂的人幾乎個個講究音響的音質音色速度動態甚至空間定位音場深度,這些東西他們完全覺得沒必要,也不能理解我們的要求所為何來。據他們說一個好的演奏在最爛的音響上聽起來還是一個好的演奏,雖然我懷疑他們不講究音響是因為錢都花到別的地方去了。一般來說,他們花在買音響的錢還比不上他們的任何一雙鞋,買CD的數量也遠遠比不上買新衣。

說到音樂家的音響,我在紐約曾見識過林昭亮先生的系統。一個念藝術管理的朋友當時分租林先生在林肯中心附近住所的一個房間,我有一回去他住處,林先生不在,但看到了那對巨大臃腫如木乃伊的B&W M801,以及用來驅動的Spectrum擴大機。其他配備因我當時年輕識淺,認不得也沒記住。現在想起來最後悔的是沒去注意看那一排CD都是些什麼,我現在最好奇的其實不是音樂家用什麼琴什麼音響系統,而是他們私底下都聽些誰演奏的什麼音樂。

我那些音樂家朋友到現在大概也沒買什麼像樣的音響,與林先生相比,我不知道主要是因為修為造詣,男女有別,還是純粹只因為有些人耳朵比較好而且關心自己聽到的東西。

我這些朋友沒有一個走演奏家的路,全在開班授徒,應該也都算是名師了。前兩年回台灣和一位朋友碰面,他特地撥冗調開了一個下午的課和我吃飯聊天。他的手機響起,一段我覺得很陌生的鋼琴獨奏。接起來很快講完後,他問:「你知不知道那段音樂是什麼?」

要命,竟然碰到考試。我自認鋼琴聽得不少,一般曲子就算沒聽過或是叫不出名字,依照風格去猜作曲家也還不會太離譜,但這段音樂我很確定我完全無法猜,於是放棄。

「Granados」

我想這不知道不算冤枉,我一共也只有一片Granados鋼琴曲的CD,而且最近一次臨幸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我問他為什麼喜歡Granados,他解釋說:

「因為Granados的曲子有一定難度,而且熟悉的人很少,在鋼琴比賽裏很吃香,我都建議我的學生比賽曲目選Granados,比彈蕭邦什麼的更容易拿到好成績,因為大部分評審老師自己都可能沒聽過。」

我當時就想:這真是隔行如隔山啊!可惜人在台灣CD在美國,後來也忘了這回事。也許今晚該把它拿出來聽聽。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橘子  (Aug 17, 11)
ㄟ,王靈安這本《一瓶都別留》竟然再打五折!而且還有庫存,真是天賜我書。來買個幾本,還可以去找王靈安簽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9273

下次如果你回台灣,你可以跟你的親友這麼說:王老師的Trio是個健康的酒吧,因為人家都用新鮮水果調酒(當然你要點別的也是有啦),而且要早點去,因為晚去鐵定沒位子。既然早去就可以早回,不就不影響作息了嗎?而且那裡有供餐,只是酒水比餐點便宜。

他最近開個新的店,我一直很好奇是否會叫Quartet。不過好像不是。

咖啡,我覺得是喝開心就好,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口味,講究之處差異很大。自己喜歡的口味別人未必喜歡。不過自己能擺弄出一杯咖啡的確是真的不會想去外面喝了。

我對義式咖啡也比較沒有神經,不過好的還是比差得令人滿足。

Val  (Aug 16, 11)
一瓶都別留是一本散文集,不是只有一篇文章,如果找得到的話弄一本來看,保證不會想退貨。看了後一直想去王先生的店朝拜一下,無奈台北的親友生活方式太健康竟沒人混bar,向隅至今。

咖啡是個我不敢妄論的大學問,原因和古典音樂很像,也是門派林立,講究程度差很遠。喝咖啡豆的看不起即溶咖啡,喝Starbucks的看不起喝普通咖啡的,自己沖咖啡的看不起喝Starbucks的,用虹吸式沖的看不起手沖的,自己烘豆的看不起買店裏烘好的。我喝咖啡不加奶糖,也不喜歡義式咖啡,所以奶泡之於我有如溝渠,看那段的時候笑得很大聲。

橘子  (Aug 12, 11)
扯淡一下,我也覺得奶泡溫度對奶泡成型影響很大,老實說那個問題很不賴。但所謂咖啡大師是哪方面厲害?有可能是烘焙,或選豆,或手法,未必是奶泡。奶泡說不定是助手打的,而且義人側重espresso,不像台胞熱愛有奶咖啡。

其實我猜,大師應說了其他話,王靈安可能為作文章而有所節錄。改天當面請問他吧。

對啊,還真的是明月溝渠的錯身哩。

橘子  (Aug 12, 11)
謝謝了!

RAH 中間的arena是standing area,變成中空的我就不會選位了。我買得太晚,真沒想到PROM票這麼好賣。我要聽的是管風琴音樂會。

王老師那篇文章應是取自克麗斯蒂的小說「一個都不留」,下次若再見到他問問他。以前他在Southern Comfort放的鋼琴,現在移到新的店,也是某種延續。

最近每個人見到我都要提一下倫敦暴動。我已問過我房東,他說離住處很遠,所以okok啦。我希望不要遇到罷工,地鐵罷工很不方便。感謝關心!

地球縱有百般不好,至少有音樂會可听。

Val  (Aug 12, 11)
「一瓶都別留」是他大概十年前出的一本與酒和bar tending有關的散文,比很多文壇職業寫手的散文好看多了。

如果不是只打算買最便宜或最貴的票,聽管弦樂我會選一樓後方,arena後段或是stalls的靠近中間那兩塊的座位,如果聽鋼琴獨奏我會選stalls左邊那塊,或是grand/2nd tier或circle的左邊。Arena的中間應該聲音最好,但票價應該也較高,還是留給比較有身份地位的人去坐吧!

聽管弦樂最好不要坐太前排,也不要太高太遠,一樓中後段聲音比較飽滿平衡。聽鋼琴沒有左右聲道平衡的顧慮,但是在大演奏廳最好不要坐在太遠的地方。坐左邊可以看到鋼琴家的手,所以左邊的票通常會先賣完。

看起來RAH舞台在正前方,座位配置和傳統音樂廳差別應該不大,除了grand/2nd tier和circle的正中間可能和舞台距離太遠,以及stalls兩翼可能要歪著頭看之外。

倫敦暴動的新聞真是讓人不安,希望你去的時候已經回復正常。我才在和我女兒說:地球真是太危險了,要不要和爸爸媽媽搬到火星去?

橘子  (Aug 12, 11)
唉,當然是說沒甚麼不可以嘛,但是甚麼也都可以很講究。只能說講究的人怎麼樣也都講究,不講究的人怎麼樣也不講究。最重要的還是喜歡、有樂趣,其他怎樣當然都好。

哈哈,你知道王靈安啊?我大約一個月前才去他的店吃吃喝喝,他實在很可愛;他現在復出,生意很好。不過我沒有讀過你說的那篇文章。

抱歉留言沒有留清楚,我的意思是,you are kind and nice(所以是you, kind), and I am mean(所以是I, mean). 你對於那些學音樂的人較有同理心,我沒有。

最後我想請問一件事,你有沒有選過圓形音樂廳的座位?以下是Royal Albert Hall的座位圖,請問你會選在哪一區?我從來沒選過,請給我一點意見,感謝啦。

http://www.royalalberthall.com/tickets/seatmap-popup.aspx?fid=10

Val  (Aug 12, 11)
想起一張Far Side的單格漫畫:一個穿汗衫短褲沒刮鬍子邋遢的中年男子窩在沙發上喝啤酒看電視,周圍地上散落著垃圾。這則漫畫的標題是:Georgio Armani at Home

王靈安的「一瓶都別留」有篇提到某義大利咖啡大師來台演講,現場提問有人問大師打capuccino的奶泡時,牛奶的溫度高低不同會產生各有優劣的影響,當何如之。大師答曰:Why so serious? A capuccino is a capuccino

真是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

me what, you mean?

橘子  (Aug 11, 11)
其實老實說,這些學音樂的人怎麼想怎麼做,我都舉雙手贊成。只是心裡難免浮現It's ok but----這種感覺,實際上我也不會太在意別人的行為和做法。

如果我是他們,我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做,而不是棒子或胡蘿蔔,那很無趣也很浪費時間。但是,別人怎樣我都尊重也OK啦,攤攤手,fine,沒有要求別人一定要怎樣。我想你了解我的意思。

我並不覺得過度期望啦,畢竟為什麼我們會在閒暇之餘會期待別人呢?吃飽沒事幹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很努力學習啊,花很多時間和不少金錢,很渴望聽到各種不同意見啊,能夠經驗分享交流啊,這一切只證明我們熱愛音樂以及相關所有事物。因為有入戲那當然會在乎。

還有呢,就是you, kind; I, mean. 哈哈。

橘子  (Aug 11, 11)
其實老實說,這些學音樂的人怎麼想怎麼做,我都舉雙手贊成。只是心裡難免浮現It's ok but----這種感覺,實際上我也不會太在意別人的行為和做法。

如果我是他們,我會按照自己的標準去做,而不是棒子或胡蘿蔔,那很無趣也很浪費時間。但是,別人怎樣我都尊重也OK啦,攤攤手,fine,沒有要求別人一定要怎樣。我想你了解我的意思。

我並不覺得過度期望啦,畢竟為什麼我們會在閒暇之餘會期待別人呢?吃飽沒事幹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很努力學習啊,花很多時間和不少金錢,很渴望聽到各種不同意見啊,能夠經驗分享交流啊,這一切只證明我們熱愛音樂以及相關所有事物。因為有入戲那當然會在乎。

還有呢,就是you, kind; I, mean. 哈哈。

Val  (Aug 10, 11)
再以大峽谷照片做例子,如果一個攝影者是政府公務員奉命去當地照一組照片用在政府網站,而這個人不管拍得好不好都會被採用,也不會影響他的考績升遷,他也許就沒什麼動機去多看別人的照片,也沒有動機去尋找標準取景之外其他的可能。如果這人有一定技術又不擺爛,他應該會提供一些不壞但是平凡的照片。除非這人真心熱愛所拍的風景,或是照片品質會影響收入名聲前途。音樂家應該也一樣,邊際效應必須要能變成比較實際的incentive才會有影響,畢竟大多數的人going extra miles的動機不是皮鞭就是紅蘿蔔。

其實過度期望可能也不公平,畢竟我們吃飽喝足,閒暇之餘要求別人容易,要靠音樂專業吃飯的人有他們的壓力,也許並不想要把休閒和專業混在一起。

橘子巴哈  (Aug 9, 11)
原本我便知學音樂的人不太聽音樂,後來發覺事實超乎我想像。我不解的是,聽不是很重要的學習嗎?不多聽怎麼會有刺激去思考?不思考很難進步吧。

把「一個好的演奏在最爛的音響上聽起來還是一個好的演奏」說得這麼肯定,說的人都沒有懷疑過嗎?其實甚麼結論都OK,不過應該要解釋一下邏輯。

聽多聽少或怎麼聽是一回事啦,總是換換不同角度看出不同樣貌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所以好比你說大峽谷的例子,雖然沒去過的人以照片眼見為憑,可是總會看很多不同的人拍的,當然有好有壞,多看嘛。有機會再去大峽谷看真的嘛。從很多角度去接觸,不是挺好挺有趣嗎?

有時候我感覺周圍學音樂的人反而不太會轉換其他角度去思考音樂,當然周圍的是中人而已,或許有甚麼上人會比較開闊,很可惜。也不是說非要成為多厲害多頂尖,但是對自己的要求可以再積極再高一點,橫豎都要花時間,總該多產生些邊際效應才是。

上述表達我的不解,沒有批評的意思。只是基於過往經驗,經常因為預設可以從他們身上聽到學習到不同意見,結果最後預期落空。

Val  (Aug 7, 11)
我的發現是專業者和業餘愛好者的態度有相當大的差別,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專業其實只是抱著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心態。我並不是想說這有什麼不對,一個人如果工作時老像拼命三郎一樣,大概職業生涯很難長久,也不能算是專業。不過在一個行業要想做到頂尖,可能心態上需要積極一些。

至於「一個好的演奏在最爛的音響上聽起來還是一個好的演奏」,我的經驗是一個欣賞者一旦累積了一些知識和經驗之後,會傾向於自動把感官感受的訊號補上不足的部分。也許是用想像力,但是過程很可能是下意識的反應。就像風景照片,我如果看到一張大峽谷的照片,即使因為照相時間不是在早晨傍晚而使顏色與立體感沒那麼理想,我也很可能因為自己曾經去過的經驗,自動修正我的感受,並且稱讚大峽谷真是個了不起的地方。除非討論的標的物是限制在攝影技巧或是技術問題,我才會針對照片本身評論,但也許在評論時還會強調真正的大峽谷比照片美得多。自己會彈琴拉琴的人在聽錄音時可能會做同樣的事,以自己的知識經驗自動把不完美錄音中不正確的音色修正,並且把沒錄進去的聲音補上。但是非專業的人因為沒有同樣的訓練和習慣,會傾向於耳聽或眼見為憑。一個從沒去過大峽谷的人看到一張差勁的照片,就有可能會誤判大峽谷其實不怎麼樣。

我的想法是一個人一生中,能聽的CD數量或是能去旅行看風景的次數都是有限的。如果會在乎這些經驗或是感受,而增進感受的方法只要花錢買更好的硬體就能解決,就應該盡自己能力去買最好的裝備。能夠只靠花錢,其實是最便宜的解決方法。

橘子巴哈  (Aug 6, 11)
真是一篇好文章,內容有趣,問題也有趣。

我也會對演奏者瑕疵有所挑剔,尤其是犯了些產生後續影響的錯誤:諸如快速的八度快速音階彈錯後失速,又或者賦格左右手對錯,還有錯誤太多--兩三句就來一個。我應該都會挑。

當然不是要求鋼琴家全部零錯誤,李希特就經常彈錯,紀辛彈La Campanella也有誤觸,也不致影響聽的樂趣。有時候演奏者怎麼處理這個錯誤也滿重要,如果彈錯就開始緊張,也就影響全場情緒,某方面也可說是缺乏經驗吧。

老實說我最近也對音樂家(借用你的定義)聽音樂,有些意想不到的發現。我的感覺是,他們都覺得我們這些聽音樂的人把一切想得太神聖美好了,然後竟有些不切實際且自以為是的標準。對他們來講,其實就是份工作而已。

學古典音樂的人,不聽古典音樂的人很多啊,老實說他們反而比較常聽它們自己喜歡的音樂,好比流行音樂、搖滾樂等。也沒有甚麼版本比較,通常都是練習的時候,找一個比較容易親近、學習的版本聽聽,然後模擬操作。按照他們的說法是:練習都來不及,哪有時間比較?所以聽得不太多吧,也不太像這樣談些有的沒的,對生活其他面向也有觸發。

既然音樂都不太聽了,音響更不會在意。我學聲樂的同學,老公的朋友是個發燒友,每次到他們家就要嫌一次他們的「凡鐵」器材,認為學音樂的怎麼能夠對聲音不講究?我同學每次都冷冷地說:音樂又不是只有聲音。他的意思是,聽音樂又不是玩聲音,聽得是整體情緒透過技巧的表達,聲音的細節是另外一個角度。

我大致認同我同學的想法,聽音樂每個人切入的角度不同,關注的先後順序當然不同。可是我並不同意「一個好的演奏在最爛的音響上聽起來還是一個好的演奏」這個說法。

基本上好的演奏在最爛的音響上聽起來極可能變成平庸的演奏,甚至產生誤導,我的經驗裡,海飛茲是個例子。海飛茲有些錄音,尤其早期MONO錄音,扣掉他本身詮釋的特色,用好的器材跟爛的器材聽,真的會讓人產生喜歡和討厭兩種極端感受,甚至可以說爛器材根本聽不出海飛茲異於常人之處;海飛茲以外,人聲和交響樂團也差非常非常多。好的器材還是能夠讓聲音更完整、更有表現的空間。

我自己覺得很可惜的是,亞洲學音樂的人競爭太激烈了,功利主義很嚴重,無論要走獨奏家路線或在樂團裡謀個一官半職,非要不停的比賽比賽。壓力這麼大,他們可說是離音樂的樂趣很遠很遠,這無關乎用甚麼角度聽音樂,而是根本無法樂在其中。既已無法樂在其中,那也別想他們會對自己演奏的作品有甚麼思考或感觸。

所以像我們這樣聽音樂可以聽很久,仍然能夠樂此不疲甚至越來越有樂趣,嗯,可能音樂的用處還更大些。

itchiang  (Aug 6, 11)
"據他們說一個好的演奏在最爛的音響上聽起來還是一個好的演奏" ===> 類比到攝影,就是好的風景在最爛的相機上看起來還是一個好的風景。不過我通常會接著說,因為這種等級的風景不容易見,所以還是需要買好的相機。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