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行腳
  
  
 • 網站導覽
 • 旅人群像
 • 旅人行腳   首頁
 • 旅人的台北印象
 • 旅行行程規劃幫手
 • 行李檢查清單
峽島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石化森林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 留言討論區
 - 吃吃喝喝的討論
 - 網站技術討論
   新留言:(12/09 以後)
懷恩堂週五音樂會 8/9/2024 王傑 中提琴  (12/20)
總計 來訪人次
瓦哈拉的塗鴉簿  Remembering Pollini  (Apr 8, 24)

雖然已經很久沒買實體唱片,但不時仍會收到英國 Presto Music 的 email ,也會習慣性打開來看看有什麼新發的唱片或是古典音樂界的新聞。前幾星期打開的 email 看到 Maurizio Pollini 的名字連著 2024 ,心想這天終於還是到了。

我開始知道 Pollini 大概是剛聽古典音樂沒多久的時候,聽的第一張他演奏的唱片是 Stravinsky Pétrouchka / Prokofiev Sonata No 7。這張唱片的曲目應該並不適合剛接觸古典音樂鋼琴的入門者,當時卻讓我驚艷於他有如活塞般躍動而強勁的觸鍵所帶來的乾脆金屬質感,凌厲推動音樂往前。聽音樂的人心目中多少會有那麼幾個類似「偶像」的存在,我當時覺得這該算是一種完美的極致了吧。後續再聽的唱片是蕭邦練習曲/前奏曲/波蘭舞曲那三張CD,這應該算是古典鋼琴標準曲目的標準推薦。這些都是 1970 年代初的錄音,算是比較早期的風格,精密的控制有如跑車高速過彎般的爽利。

隨著歲月,他的風格由稍偏冷硬漸漸變得圓潤內斂,雖然有點難說得上是溫暖,依然是極端吝嗇於揮灑情感,但不像年輕時那般拒人千里。晚期的錄音大多是蕭邦,比起以前似乎能感受到歲月帶來的力不從心,但我特別喜歡那些他年輕時沒錄過的 Mazurka 和 Waltz ,以他自己的說法是更加自由,而我的感覺是更加純粹,並不試圖去表現什麼或是說服誰,只是讓音樂自己流淌。

我從 1990 年代起聽過大概有十場 Pollini 的音樂會,其實感覺相當的一言難盡。有碰到過感人至深的精采演奏,也有狀況不佳幾近斷簡殘篇的遺憾經驗。我聽過的其他鋼琴家音樂會,好像極少有類似狀況。Pollini 算是經常開演奏會,也許這是原因。

其實所謂的完美意象只是年少時瞥見的海市蜃樓,即使大步衝去,也只能抓到滿手的風。然而年少時的風是多麼美好啊,沒了那海市蜃樓,少年只會在原地慢慢凋零。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加入討論留言
留言討論區

Orangebach  (Apr 11, 24)
看完回覆莫名讓我想起「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我挺喜歡他老年的詮釋,感覺他終於開始做自己,不完美俐落,卻更有溫度親近人。

Val  (Apr 9, 24)
人是會時時改變的,受環境影響也同時影響著環境。感傷著外在人事物的時候,也在為自己感傷。從年少追逐到年老,好像已經超過了單純的喜愛或是崇拜。但現在聽著他1960年蕭邦大賽現場的 Polonaise Op 44 和 Sonata No 2,想起第一次聽時的單純喜愛與崇拜,數十年來好像改變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變。

Orangebach  (Apr 9, 24)
與之前文章相較,這篇文章頗為特別,有著不同的氣氛。

波里尼過世,那天我沒甚麼特別感覺,回想當初阿巴多過世,內心很激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如果哪天回去天國,最想聽到的演奏還是李希特,他彈甚麼都好。

也許是年紀也到了,隨著沒見過的鋼琴家名字增加,這些離開也已經習以為常。

更深層的說,這幾年對古典音樂的感受也與過往大不相同。

  加入討論留言
瓦哈拉首頁 前一則 後一則


All Rights Reserved TravelerEdge.com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