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 | 閱讀: | ||||||||
其實從小對過年的認知好像就停留在吃吃喝喝的層次,很多儀式只是形式,
並不認真了解本質。過年是農業時代留下的傳統,很多當初天經地義的事在現在已經失去意義。
家族團聚和慎終追遠的祭祖,是我們現在過年的中心精神。發不發財我們家倒不太放在心上。
住台北和住美國最大差別其實未必是文化,而是人與人的距離。在台北,過年時格外覺得無處可逃, 就連呆在家裏都不時要忍受鄰居的騷擾。放鞭炮是傳統博大精深中華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過年放鞭炮也當然無可非議,即使是除夕夜半夜放鞭炮,都是習慣中可以接受的事。 但是有很多人不知是尊循什麼門派的習俗,鞭炮是整夜整點在放,身為鄰居,也只好每小時驚醒一次。 這種事還不是只在除夕一晚而已,整個過年期間任何人只要高興就可以在任何時間吵醒所有爆炸範圍內的人。 過年時,只要以習俗為名,好像做任何事情都是大家非得接受的,不管多荒謬。 然而讓人無力的是除了悶著頭喃喃咒罵之外,唯一有用的作為,是加入他們的行列, 並且努力把規模搞得更大,讓更多人普天同慶。 大人既然有隨時放鞭炮的自由,小人自然有隨處玩沖天炮放煙火的自由。過年期間我恨透了各種廣場, 尤其是像學校操場之類沒人管的地方。鞭炮雖然吵,通常時間還有個譜。沖天炮可是全天候無所不在, 除非是聾了,否則完全躲不掉。我就很奇怪,如果真這麼喜歡玩火放炮,幹嘛不去念軍校從軍報國, 軍隊裏有的是比這大得多的炮,玩起來刺激得多。 我想問題大概是我老了,沒法冒充台北人,或是我有Anti Social的傾向。更可能的是都有吧! 奇怪,同樣的這段話我好像在哪兒也說過... | |||||||||
前一則:迪化街年貨 | 後一則:台北燈會 | |